儒林外史_第66章 湯總鎮成功歸故鄉餘明經把酒問葬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次日,餘有達到蕭家來回拜,說道:“柏泉兄,昨日的事,不能服從。”蕭柏泉道;“這是甚麼原因?”餘有達笑道:“他既然要拜我為師,如何寫‘晚弟’的帖子拜我?可見就非請教之誠,這也罷了。小弟因有一個故交在有為州做刺史,前日有書來約我。我要到那邊逛逛。他若幫襯我些須,強如坐一年館。我也就在這數日內要告彆了店主去。湯府這一席,柏泉兄竟轉薦了彆人罷。”蕭柏泉不能相強,答覆了湯大爺,另請彆人去了。

弟兄互助,真耽式好之情;朋友交推,又見同聲之誼。

這餘有達、餘有重弟兄兩個,守著祖宗的家訓,閉戶讀書,不講這些隔壁賬的勢利。餘大先生各府、州、縣作遊,相與的州、縣官也很多,但到本縣來總不敢說。因五河人有個牢不成破的見地,總說但凡是個舉人進士,就和知州知縣是一小我,不管甚麼情都能夠出來說,知州知縣就不能不依。借使有人說縣官或者敬那小我的操行,或者說那人是個名流,要來相與他,就一縣人嘴都笑歪了。就像未曾中過舉的人,要想拿帖子去拜知縣,知縣便能夠叉著膊子叉出來。老是這般見地。餘家弟兄兩個,操行文章是從古冇有的。因他家不見本縣知縣來拜,又同方家不是親,又同彭家不是友,以是親朋們雖不敢輕他,卻也不曉得恭敬他。

一起到了家裡。湯鎮台拜過了祖宗,安設了行李。他那做高要縣知縣的乃兄已是告老在家裡。老弟兄相見,相互歡樂,連續吃了幾天的酒。湯鎮台也不到城裡去,也不會官府,隻在臨河上搆了幾間彆墅,左琴右書,在內裡讀書教子。過了三四個月,瞥見公子們做的會文,內心不大歡樂,說道:“這個文章,如何得中!現在趁我來家,必要請個先生來經驗他們纔好。”每日遲疑這一件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