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八個字,道出了“蘇”字的出處與神異:用草串著魚,固然有傷,入水卻仍然可活。
“院長,我申請補考!”
我纔剛穿越,就當背鍋俠了?
外院,不能修儒道,壽命不過百,為“山下”人。
這是書院給那些隻差“一藝”或者修為差上一絲便可合格的學子的一個機遇。
換成是他,必定也要“仗義執言”,痛斥原主。
凡人能修出一個本命字已是期望。
蘇東甲邊說邊瞥向對方。
在他印象裡,這個王潛恪守儒家訓怙之道,為人辦事都講究一個“循規蹈矩”,以“君子”自居。
同齡、同批的學子都三品、四品了。
他現在身處湖心涼亭,亭子名為“思過亭”。
夫子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但對蘇東甲這個六藝皆分歧格、儒道二品的“混子”來講,補考就是華侈時候。
隻是還冇等他說出幾句酸文,就被虞清秋一袖子抽落湖心。
不消猜,彆的兩字,也有神異。
如此說來,他不是天賦,是天驕!
是個老呆板。
“不教而誅謂之虐……”
但意義必定是明白的。
原主是個“儒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