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回聲。
但百官的心機是活絡的, 君不君, 臣不臣,豈是這一時之態?自宗天子薨逝,人主把握不了臣子, 百官看得清楚, 乃至有人往更深處推演,當初先帝聽任建康王, 難保冇有藉此打壓幾大世家的企圖,先帝雖無大智, 卻不至於胡塗昏庸, 隻可惜先帝既無祖天子之魄力, 又無宗天子之心機,如何讓宗室和世家兩端掛的天平保持均衡,先帝並未做到,獨一能拿得脫手的,怕也隻是在荊州人事安排上未曾走眼,不過期人並不覺得這是天子的賢明識人,蓋因那許侃是刻薄人罷了。
“臣附議。”沈複等張蘊說完,很快接上。有人問道:“中丞大人剋日沉默得很,出了這等大事,中丞大人冇有耳聞?”半路殺出這麼一句,沈複便答道:“臣同大司徒一樣,有所為有所不為。汝安知某過了冬至宴就不會稟明今上?”中丞大人反擊有力,對方一時無話可說,遂杜口不提。
英奴便問那禦史:“你是從那邊聽來的?”禦史答道:“臣本未親耳所聞, 因有人奏報,是以臣外出勘察,街頭巷尾,果在傳唱。”底下群臣們雖不言語, 一雙雙眼睛卻轉來轉去, 細心辨著這裡頭話音。
“前兩句的大逆,臣不必再多費口舌。就從莫去破土,破土出真龍提及,破土暗射罷佛,怕已是共鳴,今上獨運遠略罷之,寶刹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乃強國富民之上策,而弔詭處正在那背麵一句‘破土出真龍’,臣不由想起當初勘檢梵刹之時,查出諸多兵器一事,彼時大和尚雲此乃為梵刹侵占所鑄,此言聽上去並無馬腳,但細想,便知荒唐,天子腳下,他們是要防著何人?是向來甚少乾與梵刹的官家,還是手無寸鐵虔誠純善的黎庶?天下僧徒眾矣,佛家後輩們不時號稱欲普度眾生,臣在想,這實乃悖逆之辭,天下之民,是今上之民,倘真需普度,那也是今上來普度,靠的是今上天恩浩大,勵精圖治。他們如真要普度眾生,小了說,越俎代庖,大了說,便是包藏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