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覆滅_第四十六回 保皇黨欲使擒後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譚嗣同一邊說著話,一手拉著畢永年,一手拉著公韌,直接進了閣房。進了屋,公韌看到,屋裡安排粗陋,而最顯眼不過的就是桌子上擺著一書一琴,牆上掛著一劍。公韌又用眼一瞥,那書名上寫著《仁學》二字。那琴長三尺半,肩寬半尺,尾寬四寸,為落霞式,髹玄色光漆,後背軫(絃樂器上轉動軸線的軸)池下方刻魏體書“殘雷”二字,其下刻琴銘,款題“譚嗣同作”,腹款刻“光緒十六年瀏陽譚嗣同複活甫監製”。那把劍也非同平常,隔著七尺,彷彿已有一股寒氣襲來,內裡彷彿包含著陣陣的喊殺聲,細心旁觀,那也是陣陣白光閃來,刺人眼睛,幾近讓人不敢正視,劍套上寫著威風凜冽的“鳳矩劍”三個字。

譚嗣同轉過了身,焦急地說:“事急矣,甚麼喝酒拂塵,甚麼酬酢話舊,十足免了,請家兄不要見怪?”畢永年微微一笑,說:“既然你大老遠的,叫我來見你,恐怕也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有甚麼事,直接說吧?”

公韌又看了看牆上掛著的那把寶劍,細心地賞識著。

譚嗣同對中間一個下人使了一下眼色,那人獻上了三杯茶,從速出了門。譚嗣同又對畢永年使了個眼色,對公韌還是有點兒不放心。畢永年小聲說:“有甚麼事就說吧,一家人。”譚嗣同這才插上了閣房的門。

三小我坐上馬車,直奔法華寺,現在直隸按察使袁世凱就住在那邊。一起上三人冷靜無語,大家想著大家的苦衷。

畢永年問:“不知此人是誰?”

梁啟一股勁地往道上引,而袁世凱卻恰好不上道,擺佈躲避,唯恐粘到本身身上半點兒腥臊,惹得梁啟內心煩躁,禁不住說道:“如果天子一旦有旨,號令臣下行動,不知袁公是大力儘忠呢?還是無動於衷,抗旨不遵呢?”

公韌大吃一驚,問:“願聞其祥。”

譚嗣同(1865—1898),漢族,湖南瀏陽人,1o歲時,嗣同拜瀏陽聞名學者歐陽中鵠為師。在歐陽中鵠的影響下,他對王夫之的思惟生了興趣,遭到了愛國主義的發矇。他讀書務求博識,好講經世濟民的學問,文章寫得很有才調。他對傳統的時文八股非常惡感,在講義上寫下“豈有此理”幾個字。

1884年,他離家出走,遊曆直隸(今河北)、甘肅、新疆、陝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山西等省,察看風土,交友名流。他目睹了官方人士反封建鬥爭精力,開闊了他的視野,使他的思惟富於鬥爭性。1888年,他在聞名學者劉人熙的指導下開端當真研討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此中的民主性精華和唯物色采的思惟,同時又廣為網羅和瀏覽當時先容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冊本,豐富本身。他主張中國要強大,隻要展民族工貿易,學習西方資產階層的政治軌製。公開提出廢科舉、興黌舍、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製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當局的賣國投降政策。他敬慕那些鋤強濟弱的草澤豪傑,曾和當時北京的一個“義俠”大刀王五交友,二人成為存亡不渝的好友。他也和哥老會如許的江湖豪傑交友,和畢永年結拜為兄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