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覆滅_第六十一回 公韌馬上縱論兵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公韌笑了,說:“這也是我來插手小站練兵的真正啟事,我想,袁大人必然有治軍的好體例。”

馮國璋點了點頭說:“好啊,說得好!”又問:“我就教一下,你說說,朝鮮戰役,中國的6軍到底敗在那裡?”

平壤之戰生於9月7日—9月15日,是兩邊6軍次大範圍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35營,17ooo人;打擊平壤的日軍有16ooo多人,兩邊兵力旗鼓相稱。平壤城的陣勢也非常險要,易守難攻。並且清軍還獲得朝鮮群眾的支撐。當時固然朝鮮當局被強行拉到日本陣營,但朝鮮的安然道察看使閔炳奭主動幫手清軍作戰,乃至連日本推下台的傀儡大院君李昰應都暗中給清軍通報諜報。

9月7日,日軍分四路圍攻平壤,兵力分離,因為李鴻章‘先定守局,再圖進取’的作戰目標以及清將葉誌的怯懦昏聵,左貴重等人攻打日軍的行動不竭遭到葉誌的禁止,日軍遂於9月14日順利完成了對平壤的包抄。9月15日,戰役在3個疆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疆場。晨3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批示下,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起打擊。其二為玄武門外疆場。其三為城西南疆場。清軍分兵順從,重創日軍第9旅團。日軍中、右兩隊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島助義中佐冒死督戰,攻陷了擺佈兩翼的堡壘,但隨即遭到清軍的步炮協同夾攻,再遭重創。 這一仗,日軍蒙受了嚴峻傷亡,將校以下死者約14o名,傷者約29o名。中隊長級大尉軍官被擊斃4名,少尉軍官被擊斃2名。第9混成旅團長大島義昌少將、第21聯隊長西島助義中佐、炮兵第5聯隊第3大隊長永田龜少佐均被擊傷。

公韌聽此心中更是大驚:“你馮國璋是多麼人物啊,是袁世凱的左膀右臂,被世人稱為龍、虎、狗的北洋三傑之一。如果和你結拜為兄弟,今後和你廝殺起來,如何能扯開臉麵。但是如果反麵你結拜為兄弟,又怕引發你的思疑。”隻得說:“小弟我何德何能,哪能攀附和馮大人稱兄道弟呢,今後我就是你的兵,今後你儘管喊一聲,刀山我也敢上,火海我也敢闖。”

馮國璋也笑了,說:“真是豪傑所見略同啊!”馮國璋又從公文包裡拿出了一份所寫的檔案,遞給公韌說:“這是光緒2o年,我插手甲午戰役和光緒21年,考查日本軍事,寫得幾本兵法,請公兵兄弟指教指教?”

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是以集合了上風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1o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18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負主攻。高州鎮總兵左貴重登玄武門批示,苦戰中,左貴重中炮捐軀,其部下3位營官也前後陣亡,午後2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向城內推動,遭到清軍的奮力抵當,隻得退守玄武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