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瑣記_16|行路難1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她想過有一日還是要回到這裡的,但冇想到的,卻不是跟一清返來的。想起一清,青菀內心就不大是滋味。她低頭看看懷裡抱著的包裹,那邊裝著一清的一身灰袍。她在內心跟一清說對不起,她養了她七年,日日想感化她,在她身上費了那麼些心力,然死了她也冇能給她弄口棺槨。扶靈回籍更是做不到,便隻帶了這一身灰袍返來,聊以寬解。

這般又過了半日,到了晌午。前頭傳來話,叫大夥兒沿道原地歇息,隨便吃些乾糧,歇個兩刻的工夫再走。青菀和淨虛也從馬車高低來,往旁側樹蔭下避著去。雖已是春季,遲早氣候冰冷,但午光陰頭大的時候還是有些熱。

八歲之前,她是信侯府上的四女人,雖是庶出,也是正兒八經的蜜斯。大戶人家的蜜斯,天然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偶或要出去上個香拜個佛,或是哪處園子賞玩踏青,那都是跟著家裡的長輩們。這又有場麵,與平凡人家的孩童出來玩不一樣。因她不知都城有多少街巷,亦不知販子中的嚕囌小事。便是都城的大小城門十二個,也不知都開在哪一處,凹凸寬窄多大彆離。

青菀不知她為何突突要趕本身走,嘴上問:“您是嫌我服侍得不好?”

淨虛縮回送盤子的手,俄然開口與她說話,“親身給王爺送疇昔吧,跟人說聲感激。另有一事,眼下要跟你說。王爺對你成心,這個誰都瞧得出來,我們也便不打那啞謎去,敞開了說便是。你不具慧根,難入佛門,倒不如完整出家,尋個可靠的人,也算條活路。比起跟著我,不知好過多少。”

她跟了一清後,才略微在都城遊走了幾番。但當時她冇有這個表情,亦未細心瞧過這座都會。在旁人眼裡,都城最是富強,可她冇有涓滴關於這座都會富強的印象。她也就記得信侯府,高牆大院,內院外院,大院套小院,此中景色更是精美風趣。可又有甚麼用,那座大宅子,當今也不知又掛了誰家的牌匾。

本來內心有很多設法,便是告彆的場景都想了幾個。眼下叫青菀這麼不辭而彆,統統都成了瞎想,非常諷刺。他騎馬立在枯草黃葉間,抽起鞭子在半空打出一聲脆響。

青菀把一塊形狀近方的石頭撣得潔淨,讓淨虛坐上去,又去拿些饅頭淨水與她。這些都是軍中備著的,冇甚麼好東西,拚集填肚子,不至緊急的時候捱了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