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_第51節 史海鉤沉(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道光二十八年八月,晉太子太保銜,原任兩江總督陶澍第四房側室賀氏於安化縣城印心石屋陶氏祖宅一瞑不視,長年五十六歲。身為人婿的貴州貴東道知事胡林翼上表陳情,按製守孝三年。到道光三十年七月,已經滿二十七個月,到了服闋起複的時候了。

“潤之此來,實是為恭喜季高兄也。”

清製:服闋期滿的官員,按例要回到北京,在吏部擎簽,如何由朝廷重新安排發送省分,擇日出發到差――這是一整套的流程,不必去談。隻是在臨去之前,胡林翼另有一件很首要的事情要去做:去拜訪湘陰縣城中的左宗棠。

“這,曉得的。如何?”

左宗棠是那種功名心甚烈的人,聽到胡林翼的話,非常思慮了一會兒,最後點頭一歎:“隻盼此心如彼心啊。”

下人奉茶待客,兩小我正在說話,門口有人來回:“老爺,有客到。”

陶氏愛才之名公然不虛,請嶽州知府派人帶本身的抄本連夜去追,並且交代參將:“你去奉告他,他不來,我不走”

因而他便以一千兩銀子的潤筆,寫了一副春聯:“深殿語安閒,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月,八千後輩,翹首公歸。”

到了厥後,陶澍不但助以火膏之資,更代子求婚,與左宗棠結為後代親家,方始告彆――這已經是十餘年前的事情了。

陶澍也有一樣的困難,因而服從幕僚的建議,不到長沙。兩小我不見麵不就完了嗎?過洞庭以後,循資水過益陽,然後直抵安化。如許一來就算是分身其美。吳榮光也很對勁如許的安排。

左宗棠很迷惑的搖點頭:“潤之兄何出此言?我於這湘陰城中以講課為生,又何來恭喜?”

他和左宗棠的乾係有一點特彆,一個是陶澍的半子,一個是陶澍的後代親家。另有一節,便是當年左宗棠受知於陶澍,可算是天下人丁口相傳的妙聞之一。顛末約莫是如許的:陶澍以兩江總督入京覲見,道光帝對在他兩江任上的表示非常對勁,不但溫語相加,在政事已了,君臣二人閒談的時候問起了他的經曆。因而陶澍就把本身在安化縣城從小家道貧寒,卻從不墮青雲之誌的顛末報告了一遍。

嶽州府知府租借了一處書院,作為陶澍臨時的第宅,粉刷一新,重新安插以外,便是春聯也重新換過,以示桑梓誠意。而這副新吊掛上去的春聯,便落到了左宗棠的頭上。

左宗棠可謂是三湘名流,年青時以三國諸葛武侯自居,以:“身無半畝,心憂天下”之句自況,何如科途多舛,向來都是舉人,幾次會試均名落孫山。這一年的春闈還是場中蹭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