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是前一天就定好了的,名為草榜。七千四百六十九名應會試的舉人中,奉旨分省取中二百七十二名。卷分朱、墨兩種,除了五魁以外,每十卷一束,早就排得整整齊齊。翻開卷箱,書吏先呈上第一束五魁的卷子,正考官卓秉恬放在手邊不動;品級二束送到,他纔將墨卷移向右首的賈禎:“脫手吧!”
填榜按例自第六名寫至最後一名,大抵自拂曉至傍晚,告一段落;考官及一應執事進餐歇息,到戌亥之際,再拆五魁——也就是前五名——的彌封。
副總裁中意的,批一取字;再送正總裁承認,落筆批中,方算定局。至於五魁,除了會元(第一名)由四總裁公議以外,第二名到第五名,遵循正副總裁的序列,亦就是遵循正大光亮四字前後,各占一名。第四名是江西的許其光,第三名便是謝增。卓秉恬揭去大字浮簽,向坐在他左麵、彆號筠堂的賈禎笑道:“堂翁,恭喜,恭喜!謝夢漁三吳名流。老兄的法眼無虛,實在佩服之至!”
這就是說,謄寫策問,不必假手內閣中書,由讀卷大臣本身脫手。坐在他下方的賈禎在挨次上應當代表同官發言,不過如許的事情不便能人所難,因此環顧一週,用收羅的語氣問道:“哪位自告奮勇?”
祈雋藻立即叩首:“回皇上話,有先例的。高宗年間,西北用兵頻繁,高宗天子就曾經就殿嚐嚐題一事乾綱專斷。彆的出題。”
因為是禦筆親題,天然不能忽視以待,以是先用黃紙固封,封緘之處,鈐著禦章,是白文的‘包涵春育’四字。祈雋藻親身捧著,帶領同官,出乾清宮到內閣大堂。都察院派來的監試禦史,早已達到,相互見過了禮,祈雋藻居中坐下,先有一番話說:“向來策問,都由內閣中謄寫好發刻。為防泄漏,必得周到監督。縱或如此,仍舊不免疏虞。掄才大典,不成不慎;本年我想改個章程,我們本身辛苦一點。如何?”
五魁的彌封,是從第五名拆起。書吏唱名,第五名是浙江的舉人鄭訓承。卓秉恬隨即在硃卷上標明名次,順手將貼在卷角、寫著一個明字的浮簽揭去——四總裁複閱各房呈上的卷子,以正大光亮四字作標記。
然後便是殿試的考題。因為是天子臨軒策士,便不會出那些八股文章,而是單考策論一題。題目由大臣選定,歸約成四個字的題目,共擬八個,用明白摺子正楷寫好,立即交內奏事處呈遞。不過一盞茶的工夫,便有內侍傳旨:“宣八人在乾清宮東暖閣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