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_第209節 和珅之死(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哦,是的——。”

這一次天子遣人送來的上諭,又在九卿科道和用人行政八字旁打了圈圈,顯見是在表示九卿科道,無妨對把持朝政的大臣策動進犯。

和珅所擬的名單是以睿親王淳穎為首,以下有結婚王永瑆,儀郡王永璿,東閣大學士王傑,戶部尚書福長安,禮尚德明,代理兵尚慶桂,刑尚董誥,工尚彭元瑞,總管外務府大臣的盛住和芸布。

正月初五日,初掌權益的嘉慶帝下了一道旨意,內容以下,“皇祖皇考禦極今後,俱頒詔旨求言,兼聽則明,偏聽則敝,若僅一二人之言,即便至公,亦不能周知天下之事,況一定至公,”為此,“通行曉諭,凡九卿科道,有奏事之責者,於用人行政,統統事件,皆得封章密奏。”

“有就好,把名單列入哀詔,不必另頒上諭了。”緊接著,天子又叮嚀了幾件事,擺手讓世人退下,各自繁忙起來。

但和珅完整弊端估計了情勢,正月初五求言旨下,初六就有人上奏了,一個叫王念孫,一個叫廣興,彆離是吏部和刑部的給事中,都是大有來頭,前者是吏部尚書王安國之子,八歲做文章,十歲讀完了《十三經》,被人譽為神童;乾隆四十年點翰林,學問賅博,久為乾隆所正視。

早在乾隆三十八年,太上皇密建儲位以後。便為本身運營後事了。寄骨之棺有棺有槨,都是上好的楠木製作,槨外貼滿金箔,以是又叫金棺;槨中之棺。才叫梓宮,製作更加講究,硃紅雕漆,以卍字紋做底,雕出寸許直徑的陰文梵字。四周雕出牡丹斑紋,太後和皇後的梓官也是一樣,分歧的是梵字為陰文。

“你唸吧。”

天子不置可否的一笑。持續報告,“太上皇召見同班覲見的軍機大臣,對東閣大學士董誥說,你在刑部多年,這件事在《大清律》上如何說?”

念及父女之情,君臣之誼,也就怪不得十格抽泣不止了。但除了這些啟事以外,更有一條,就很讓人感覺前路茫茫,充滿不成瞻望的危急了。

他不曉得的是,嘉慶將對於和珅一事,完整當作家務來措置,隻和三小我籌議,彆離是儀親王、結婚王,另有一個是天子的半子,新派在禦前行走的科爾沁郡王額駙,名叫索特納木多布齊。

這話說到公主內心去了,她跪下來碰了個頭說,“皇上成全。”這才收住了眼淚。

“為甚麼?”

改朝換代,嗣天子下詔求言,這不是甚麼新奇事,但這個抄本來自左都禦史吳省欽,並且在‘九卿科道’和‘用人行政’這八個字旁,用紅筆加了圈圈,就有些非同平常的意味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