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白衣男人則道:“小人是曹營趙掌盤子標下夜不收。”
趙當世點頭道:“火器是軍中利器,毫不成受製於人。陸樸一此人聰明機警可堪大任,便宜火器這事以他為主,你倆多加共同,爭奪今早將自建火器製局的事辦好了,是一等大功。”
趙當世點頭表示他持續往下說。
韓袞聞言點頭,但憂色不減。
“細作?”趙當世一愣,“棗陽縣每日來去的細作多如牛毛,這三個又待怎地?”
最後位於最末的男人躊躇好久,等前頭的講完,方苦著臉道:“小人是、是西營馬總管部下標兵。”
何可畏身為趙營外務使,負擔榷商的職責,天然會將棗陽縣商海明裡暗裡、黑道白道的渠道都摸個門清兒。褚犀地這些黑貨上不了檯麵,知者甚少,卻也逃不過他的重視。
簡簡樸單一句話卻令三名男人唯唯諾諾,可見來中軍大帳前龐勁明已給他們做了完整的“思惟事情”。
趙當世沉默很久,帳內沉寂無聲,帳外暴雨如傾。
“李太師”便是萬曆朝名將李化龍。李化龍雖進士出身,但善於戎政。萬曆二十七年楊應龍叛於播州,李化龍總督湖廣、四川、貴州等地軍務併兼任四川巡撫。播州叛軍悍猛無前卻武備掉隊,總掌全域性李化龍以“播賊無火器,攻之須用火器”,要求相乾各省悉心籌劃、多方製造火器。先是四川都司及成都十二州府前後開設製局研造火器,貴州、湖廣等地也隨後抓緊生長。特彆在湖廣,李化龍唆使“軍中操縱,必須火器”,督催湖北有關方麵“應委慣造員役,不分晝宵,多方製造”,似武昌、襄陽、江陵、荊州等處皆加設分局以供軍需。播州之亂安定後,這些軍火火藥局裁撤了一些,但仍然有很多留了下來。
何可畏點頭道:“部屬也是這麼想的。要買那些鳥銃,必須找其中間人擔待,部屬拿不定主張,故而向主公叨教。”
韓袞從無避雨的風俗,雨水沖刷下,一身甲冑鋥亮有光,不顯頹廢,反顯威武。
參軍務府中出來,趙當世轉頭顧視這座尚未完工的偌大修建,大雨之下飛濺,軍務府的飛簷鬥拱上彷彿都蒙上了層毛毛細細的霧,於雄渾粗暴上更添寂靜與恢弘。想到再過一月,這裡就將成為趙營的核心腸帶,趙當世彷彿感遭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結壯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