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馳念蘇先生,無日或忘,卻架不住皇太後日日說他不好,官家一耳朵進、一耳朵出,卻也怕陳氏對蘇長貞倒黴。俗話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蘇先生阿誰性兒,又好迷個路兒,再叫他京中仕進兒,哪日氣急了,皇太後叫人罩他個麻袋往暗巷子裡一拖一揍,家人還道他走丟了。隻得趁皇太後活力又不算太氣空檔兒,將他遠遠打發了,也好保他一命。
隻得商定,待京中事畢,六哥結婚,酈玉堂送信來,這裡便送嫁去京裡,一麵著緊辦理起嫁奩來。齊同知聰明,使他娘子往見秀英玉姐,以女相托。齊家娘子亦非白手而來,贈玉姐四匹錦鍛,又與她整套頭麵,複與金銀等物。也是她明白,玉姐是申氏“親兒媳婦兒”,說話老是管用。也是齊同知說,那位炙手可熱蘇先生,倒是玉姐先生,端莊拜過師,說不得,與宮裡那位官家,還好是同門。是以齊家不敢輕看於她。
酈玉堂問過父母安,使這信使去見申氏。這信使申氏是識得,乃是吳王府裡得管事兒子,將信送來,申氏便打發他下去吃茶用飯。酈玉堂卻拆了信來看,一看之下,漸由驚心轉作放心。
知悉酈玉堂返京“高升”,又曉得蘇先生竟一向隱於江州,江州便熱烈了起來。未料先生比府君還要可貴一見,如齊同知等人,想見酈玉堂現在倒輕易些兒,雖國喪中不好飲宴,卻好一處喝個茶兒,送些儀程,囑托幾句,也好是“京中有人好仕進兒”。齊同知娘子又寫信,央申氏攜與女兒。
――――――――――――――――――――――――――――――――
玉姐道:“彷彿聽傳說,太子薨了?這是京裡要蘇先生歸去了罷?”
蘇先發展歎一聲,道:“與阿誰禿頂兒送去,好歹瞭解一場。”九哥想,那一回便是慈渡寺遇著玉姐,返來七姐說這蘇先生偏好尋方丈算命,想來兩人私交極好。那方丈能得蘇先生一卷手抄經籍,倒好便這寺裡傳世之寶了。
吳王信中言道,這太子病說是因皇後而起,然他夙來體弱,倒也料想當中。次後吃藥,倒是齊王獻上藥材煎。這便是打不清官司。
酈玉堂登門,拿了邸報急信,一五一十說與蘇先生:“眼下京中情勢告急,還請先生賜一紙字,晚生好發往京中,堪驗了身份,護送先生回京。”
拍拍九哥手兒,一呶嘴兒,九哥便先往見嶽父、嶽母。那頭秀英亦推玉姐去見申氏,便又是男歸男、女歸女。申氏歎道:“這一回上完香,不知今後另有無機遇再來哩。”秀英感到深,語間哽咽道:“是哩,一想起來內心便空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