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戶_48猶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娘子便轉說江州之民風。

秀英道:“還是本來太公時,咱家做過針線買賣,本錢少,又輕易看。”

她想得簡樸,便去與秀英說。秀英道:“你知胡商何時來?從這裡到京裡,且一定能說定幾日來回,何況外洋?海上風波大,常來往之胡商都一定有準信哩。你白收了來,占很多銀錢,那頭人不來,又或來了,人又去有來往鋪裡買布,你又怎生是好?”

四姐、五姐不料申氏竟然有這等凸起奇想,五姐道:“這女戶人家……”

世人再想不到,端莊人家聽著便繞道走、不欲與之說親女戶人家,到了申氏這裡,倒是兒媳之上選。

作者有話要說:針,真是很可貴。鐵杵磨成針神馬,說就是工藝,直到天朝有了工藝,針才降下價來。但是外洋就慘了。

她們說話間,有父親做了舉人曾舉人家女兒道:“好好兒,你們又說這些俗事。”說罷一撇嘴兒,又咬著帕子笑。她父親考了三次,今番終究做了舉人。申氏也曾喚她來玩耍,次後冇了動靜,本來要說親來,待其父落第,申氏又多邀她兩回,她自家也頗對勁。

玉姐大為絕望,秀英道:“你休要藐視了這買賣,哪家能少了這些?薄利多銷,買賣便能做得大,出息便多。運氣好時,有胡商路過,咱家鋪麵大,常往這裡買很多針,轉回藩邦賣錢。”玉姐冇何如,隻得交出百兩銀子,與秀英放作一處,預先向鐵匠處下了定金,使他做了針來。又令人收線去。隻等年收了鋪子,開那針線店。

朝鮮日本也是啊。另有他們喜好用中國銅錢,因為銅錢被他們偷偷運走,中國不得不命令製止銅錢外流。但是屢禁不止,鬨得中國錢荒嚴峻。

申氏自來江州,風評極好。世人漸也摸著府君秘聞,這一名就是那廟裡泥胎菩薩,看著都雅,求來無用,哪一回有效了,也不定是不是他保佑。竟日裡受著香火供奉,也不見他有甚作為。反是申氏,自來江州,也往街上舍米舍粥,也往廟中添燈添油,她家六哥出行,一時不細心碰壞了個貨郎攤子,她聞說便令人送了錢作補償。

申氏道:“你懂甚?如許纔好,這等人家,隻要冇叫人治死,就是有大本事。隻是我還不知這個姐兒本事如何……”

玉姐雲裡霧裡聽著,有不明白處,隻強記了,漸漸回味,是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忽聽蘇先生說到藩國之事,驀地想起,他那處無素淨活計,我這裡卻有。何不收了彩布綵線,轉賣與他們,也好收些差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