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戶_118非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九哥看了奏疏,心頭有些兒煩躁,理是這個理兒,看實在有些憋。政事堂又怕他有旁想頭兒,忙上來勸著:“陳熙說理,眼下已入秋,不日便是寒冬,死守縱非上上策,也絕非下策,總不會有甚喪失。冒然反擊,纔是禍害。”九哥知他們說是這個理兒,隻得道:“隻恐火線糧草不支。”

太皇太後點頭道:“也是,”原侯夫民氣頭一喜,正待遊說,太皇太後續道,“總要有個原因纔好叫他接著關。你們兩口兒若不忍心,我親令人去將他另條腿也打折了,如何?”

慈壽殿裡,是喜氣。

世人本來端的不甚喜皇太後,這婦人因本身宮裡叫太皇太後壓著,又有個淑妃,覺著本身壓抑了,便要旁人麵前擺個譜兒,好圖個內心舒坦。誰個生來便愛看人擺譜?皇太後又總難堪孝湣太子,風評差。

原侯夫人嚇得麵如土色,這纔想起來,本來傳聞過,這位婆家姑母勳貴家姐兒,性極烈,縱嫁與先帝,也是不改初誌,後因實在吃了些虧兒,又有了兒子。為了出息為了兒子,也為著受了經驗,這才斂了脾氣。不然也做不出能扶著先帝上位,又製了先帝幾十年齡兒來。

九哥卻不是先帝這般脾氣,雖說性子沉穩,談不上甚剋意進取,卻脾氣剛毅,看這些亂七八糟便不上眼,想著要“廓清”一下兒。想要做事,頂好是用心,休來個旁事來與他用心。

董格乃是她丈夫親舅,若走對了門路,以皇後之能,與官家伉儷相偕,吹吹枕頭風兒,又或是永嘉侯伸伸手兒朝官家進進言,她丈夫也好得一實職。且這兩位說話也確是不敬皇後,捎帶了官家,忠心之人,也當說一說。又,與皇後遠近是門親戚,有人說了親戚家出嫁女不是,親戚也當傳個話兒,提示一二不是?

京中貴婦多是北人,對南邊人實有些兒瞧不大上,玉姐雖不好惹,卻又年青。崇安侯夫人有一恨,她庶子越淩得了洪謙青睞,帶往西南走了遭兒,做了個縣令,端莊有了官身。越淩心疼生母,各式哀告,將生母攜至任上,今後脫了崇安侯夫人毒手。崇安侯夫人少了個出氣筒兒,心內自是不喜。一罵越淩不守端方,是個違孝子,二也犯洪謙多事。前者好罵,後者不敢罵,隻好說事時,不時拐到他家添上一二句無關痛癢話。

皇太後自崇慶殿遷入慈明殿是京中貴婦人丁中一件大聞,嗣母子、婆媳、仇宿恨,宜磕瓜子時閒說。便是家風極好人家內眷,不好往外頭與人大聲群情,自家關起門來,也有一二手帕交小聲嘀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