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全都撿到了鍋裡,李氏親手拿了鍋簾兒壓在上麵,又找了潔淨的石板壓好。“行了,燒火吧,開鍋兩刻鐘就停火,悶在鍋裡一早晨,明淩晨起來吃就行。”
吳氏趕快承諾了一聲,然後就去做飯了。馮氏得歸去做飯,跟婆婆說了一聲以後就走了,留下趙氏和徐氏倆人,看著煮粽子的鍋燒火。徐氏是那種有一點兒工夫也想偷懶的人,這會兒瞧著李氏進屋了,廚房裡隻剩下趙氏和本身,徐氏就伸手揉腰。
初四的下午,顧家媳婦們就在一起包粽子了。粽葉是客歲夏秋時,趁著葦葉或是柞樹葉長到最大時采摘陰乾的,這時拿出來用最好了。枯燥的粽葉用熱水泡開,就會變得柔韌,包粽子的時候不會斷裂。
嬌顏點頭,“嗯,這個我曉得呢。”老顧家有那麼樣個媳婦,提及來也挺丟人的,嬌顏也不傻,當然不會出去胡說。
馮氏有一手好廚藝,包粽子天然是不在話下的。顧家用的大多都是葦葉,跟南邊用的那種箬葉固然小了些。但是用著也還順手,幾個粽子包下去,馮氏就越來越順手了。
顧家的日子提及來就是很好的了,即便如此,李氏也不肯全數買糯米包粽子,每次都是摻一部分的大黃米。大黃米也是好東西,那但是莊稼院裡待客最好的飯食了呢。顧家每年都會種好些大黃米,除了包粽子燜米飯以外,也要留著夏季包粘火勺粘豆包用。
馮氏那邊回到自家住的院子,剛一進廚房,就見到嬌顏早就把火燒好了。“嬌兒,這些活今後留著娘做就行了,你還小呢,過幾年再幫娘乾活也不要緊的。”瞧著那小小的人兒在灶前忙活,馮氏老是內心感覺歉疚的慌。
大黃米泡的就多了,大抵得有十幾斤的模樣。大黃米的粽子裡,是不放蜜棗的,那東西太金貴,一斤蜜棗幾十文錢呢,李氏可捨不得給自家人吃那東西。大黃米內裡,放著的是豆子,普通就是春季裡的老豆角,從內裡拔出豆子來曬乾了,留著夏季裡煮粥用。
端五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另有元宵節的元宵,都是莊戶人家眼裡的大事情。不管日子過得孬好,到了過節的時候,總要多少的購置一點兒應景兒。
“那也比我們強多了呢。”吳氏還是忍不住誇獎。
糯米並冇有泡多少,大抵也就是四五斤擺佈,李氏一小我包,顧娟秀拿著馬蘭草的葉子幫手把粽子捆好。李氏的手很快,冇用多少時候,就把糯米的粽子包好了。
“手還是有些生,這東西一年就包一回,終歸是差了些。”馮氏點頭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