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我們就是掌控不住,全部經濟內裡能源占的比重隻要10%,新能源隻占這10%的10%。我們要靠這個1%的新能源拉動中國經濟,你說可不成笑。
郎鹹平:因為多講幾次就熟了。
王牧笛:然後你再看太陽能。中國太陽能方麵有兩個比較牛的企業,一個是皇明――光熱轉化,一個是尚德(施正榮阿誰)――光伏發電。尚德2005年在紐約上市的時候,當時成了“本錢豪傑”,施正榮當時說是首富嘛。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跟隨效仿者,成果大師把新種能源炒作成一個觀點,一個金融觀點。施正榮本身的話說,當時天下搞打扮的、搞房地產的全去搞新能源去了,當時有3000多家太陽能電池出產商,成果金融危急一來,光伏企業屍橫遍野。
李銀:中國土地很大,各地天然前提是很不一樣的,不是每個處所都合適做風電,風電也不成能成為支流的。
王牧笛:但是這隻是一個層麵的警戒,另有更多層麵的悲觀,比如說傳統能源或者傳統汽車行業,我們跟西方國度差異太大,我們的品牌起步晚了二十年。新能源,特彆新能源汽車,這類東西彷彿我們跟西方國度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
李銀:不是每小我都付得起這個用度的。
李銀:我想起比亞迪。
王牧笛:你看我這有一組數傳聞:全天下其他國度統共就有七八家多晶矽製造商,中國有四五十家;其他國度統共有七八家太陽能電池的製造商,中國有兩三百家。這個行業現在是高風險、高投機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