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它占了品德製高點,就說美國從海內法規定我們都要庇護我們的地球,以是大師都要交錢,交錢給誰?交錢給美國,生長它的經濟。
李銀:我感覺說詭計論也好,或者是說成心圖也好,實在簡樸來講,從計謀來考慮,美國做新能源就應當引發中國的正視。為甚麼?第一,我們都曉得到現在為止美國還冇有簽訂《京都議定書》,而這個和談在2012年就要見效了,它見效今後就要有一個新的議定書去替代它。那麼美國如此強勢地去做新能源,包含它推出的碳關稅,都是為了加強它在這件事上的環球話語權。
如雨後春筍
郎鹹平:更成心機的是,你曉得碳有多貴嗎?我給你舉個例子,出產1噸水泥你曉得排多少碳嗎?1噸的碳。如果遵循70美圓來算的話,就是490元群眾幣。你曉得1噸水泥才賣多少錢?才賣300元。你就要交代近500元的碳關稅,這不是置我們於死地嗎?鋼呢?轉爐煉製的鋼,1噸排放1.8噸的碳,大抵要交700、800元,1噸鋼也不過賣3000元,你就要交700、800元碳關稅。
郎鹹平:很少,隻談了幾句話罷了。
被付與了太重的任務
新能源超越式生長聚焦了太多目光
還是局勢所趨的能源新方向
經濟製高點
王牧笛:以是發改委的官員說這個碳關稅對中國來講是個災害,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麵對毀滅性的打擊。
郎鹹平:並且美國這個二氧化碳標準必然定得非常高,隻要美國的設備能夠達到這類高度,其他國度都不成能。以是會使得我們中國這些企業家,辛辛苦苦這麼幾十年所堆集的美圓外彙要大量迴流美國,采辦它們的機器設備。不但拉動它們本身的行業,同時構成一個低碳美圓迴流美國,拉動美國經濟,構成消耗以外的第二駕馬車。
李銀:中國當局已經正麵迴應:中國回絕如許一個碳關稅。
郎鹹平:你回絕你的,冇乾係,美國說這是美國的海內法,你能夠回絕呀,那你不要出口給美國就好了嘛。本身在海內玩,你愛排多少二氧化碳就排多少,你隨地吐痰也冇人管你,冇題目。題目是你把產品賣給美國人,就要合適美國海內法的規定,除非你永久不出口美國,你感覺能夠嗎?不成能的話,那你就交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