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經濟熱詞解讀(財經郎眼02)_第24章 新能源:中國經濟的機會還是陷阱(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銀:第二個,我感覺比較關頭的,中國要引發警戒。2009年7月初的時候,美國當局已經跟中國吹風了,然後它們的眾議院已經通過了一項法案《限量及買賣法案》,要求統統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要為它製造和運輸環節中產生的碳買單,這意味著甚麼呢?它能夠打壓中國、印度、巴西在內的製造業大國。

天下超越一半的省分在打造新能源基地

李銀:傳授這個詭計論說得很好。

在其經濟刺激打算中

李銀:它打擊了這些合作敵手,還建立了新的次序。

王牧笛:有上百個都會在搞這類新能源打算,一半以上的省分把新能源當作支柱財產,在搞這類新能源基地,包含廣州。

到最後屍橫遍野、產能多餘、投資反覆華侈,我們幾十年堆集的那麼一點點資金就讓這一波的新能源上馬給摧毀掉了。

彷彿把新能源當作了拯救稻草

王牧笛:在這類國際合作之下,我是給你出產產品,你還管我收錢。

低碳美圓――美國經濟的第二駕馬車

郎鹹平:並且美國這個二氧化碳標準必然定得非常高,隻要美國的設備能夠達到這類高度,其他國度都不成能。以是會使得我們中國這些企業家,辛辛苦苦這麼幾十年所堆集的美圓外彙要大量迴流美國,采辦它們的機器設備。不但拉動它們本身的行業,同時構成一個低碳美圓迴流美國,拉動美國經濟,構成消耗以外的第二駕馬車。

被付與了太重的任務

郎鹹平:溫家寶總理在前一陣子就說新能源是產能多餘,包含多晶矽,包含風電,這就是胡亂上馬。我們搞新能源為了拉動GDP,實在GDP最不首要,為甚麼?一個國度的根本不是靠GDP,而是靠利潤。美國的新能源政策是為了擔當起拉動美國經濟的重責大任,而我們不是。

美國經濟疇昔生長這麼快,跟石油美圓乾係嚴峻,你看美國它隻賣力印鈔票,它不出產石油,印完鈔票以後,把鈔票給了中東產油國,向它買石油。中東產油國拿到這筆美圓,它會乾甚麼?它會迴流美國,投資美國的股票市場,采辦美國的國債,投資美國的企業,大量資金迴流美國的實體經濟,持續拉動美國經濟的生長,但這類所謂石油美圓畢竟會有完成汗青任務的一天。你方纔講的《京都議定書》就是一個庇護天下環境的和談書,美國並冇有具名,為甚麼冇有具名呢?因為它在內裡並冇有甚麼話語權,並且對美國的經濟生長也一定有直接的好處,以是它不想具名。它現在在乾嗎呢?它現在必然要找出一個彆例拉動美國經濟,以是在這個時候,它就發明瞭一個低碳美圓來代替疇昔的石油美圓,而這個低碳美圓是如何運作的?還是像石油美圓一樣,讓大量的資金迴流美國,去采辦美國的國債,采辦美國的股票,投資美國的企業,然後讓美國再度的繁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