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它就向你收,你想如何樣呢?
到最後屍橫遍野、產能多餘、投資反覆華侈,我們幾十年堆集的那麼一點點資金就讓這一波的新能源上馬給摧毀掉了。
李銀:中國當局已經正麵迴應:中國回絕如許一個碳關稅。
拔地而起的風機和太陽能板
那麼它是如何做的呢?就是通過《潔淨能源安然法案》等等一係列法案,它特彆成心機,它的這個設法全天下都是反對的,包含德國、日本、中國,但是它一意孤行,你們反對無所謂它通過海內法,這些法案甚麼意義呢?你們排放二氧化碳無所謂,但是你們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我就要對你收關稅,叫做碳關稅。如何收呢?1噸碳收你10~70美圓,至於詳細收多少錢,那是由美國當局決定的。它甚麼時候開端實施呢?2020年。那麼我們出產的統統產品幾近都會排放二氧化碳,如何辦?我們很多出口廠商必然說,那還早嘛,另有11年。美國就給我們11年的時候,你就必須采辦先進的設備以及技術來減排二氧化碳。向誰買?隻要向美國買。
王牧笛:把持技術的就是它嘛。
美國經濟疇昔生長這麼快,跟石油美圓乾係嚴峻,你看美國它隻賣力印鈔票,它不出產石油,印完鈔票以後,把鈔票給了中東產油國,向它買石油。中東產油國拿到這筆美圓,它會乾甚麼?它會迴流美國,投資美國的股票市場,采辦美國的國債,投資美國的企業,大量資金迴流美國的實體經濟,持續拉動美國經濟的生長,但這類所謂石油美圓畢竟會有完成汗青任務的一天。你方纔講的《京都議定書》就是一個庇護天下環境的和談書,美國並冇有具名,為甚麼冇有具名呢?因為它在內裡並冇有甚麼話語權,並且對美國的經濟生長也一定有直接的好處,以是它不想具名。它現在在乾嗎呢?它現在必然要找出一個彆例拉動美國經濟,以是在這個時候,它就發明瞭一個低碳美圓來代替疇昔的石油美圓,而這個低碳美圓是如何運作的?還是像石油美圓一樣,讓大量的資金迴流美國,去采辦美國的國債,采辦美國的股票,投資美國的企業,然後讓美國再度的繁華。
觸及新能源的部分高達500億美圓
在其經濟刺激打算中
(佳賓先容:李銀,《21世紀經濟報導》資深編輯。)
王牧笛:以是美國本地媒體的報導說,如果遵循這類標準收碳關稅的話,美國將對85%以上的入口產品征稅,而這些產品很多都是中國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