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釋迦牟尼佛,主管中心娑婆天下,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號稱華嚴三聖;他是這個天下的教養者,是佛教教主。他的法身是藏傳佛教崇拜的大日如來。
縱三世佛:指疇昔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將來佛彌勒佛。
佛殿中三身佛的配置環境以下:中尊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尊為報身佛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
橫三世佛:指中心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另一說是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
應身佛(又稱化身佛,即釋迦牟尼佛)指佛為超度眾生、隨緣應機而閃現的各種化身。
小說《封神演義》中,把三清說成是鴻鈞道祖的門徒,以太上老君(品德天尊)為長,元始天尊次之,通天教主(靈寶天尊)最小。乃是小說家言。
燃燈佛(彆名“定光佛”、“錠光佛”等)在已疇昔的寂靜劫為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曾在疇昔世預言釋迦牟尼將來將成佛,是授記釋迦牟尼佛之師。很多佛、菩薩都曾是燃燈佛弟子。
2、佛有三身
因而便上演了西遊中如來所說的吞佛事件。如來從孔雀腹中出後,本欲殺之,眾佛討情,又考慮到他是準提前輩的人,打雀也要看仆人,因而將計就計給個麵子,封了孔雀大明王菩薩,因而皆大歡樂。且安寧了民氣,賺足了民望。所今厥後再無人反對了。
這三位天尊,在玄門的較大宮殿中都有神像,叫“三清神像”。元始天尊居中,靈寶天尊居左,品德天尊居右。元始天尊左手虛拈,右手虛捧,意味六合未形,萬物未生渾沌狀況時的“無極”;靈寶天尊雙手捧一半黑半白的圓形“陰陽鏡”,意味從“無極”狀況衍生出來的“太極”;品德天尊手拿一把畫有陰陽鏡的扇子,意味由“太極”分化出的六合“兩儀”(或陰陽“兩儀”)。合起來,恰是一幅玄門的宇宙圖式,反應了玄門的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