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一百二十四章 隨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田裡到處可見耕作的農夫,另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孩子挎著籃子,在郊野尋挖著野菜,在溪河裡捕獲著蛤螺。

“微臣定勤懇任事,將河南管理安妥,以迎聖駕。”趙顯吾由雲南起,從知縣、知州、知府累升至一省巡撫,也是老資格的從龍黨了,現在算是封疆大吏,數年以內的升遷也是很快了,他曉得河南貧苦,但就是如許才輕易出政績,以是他躬身道:“微臣恭聆萬歲聖訓。”

四月的細雨,忽晴忽落,氛圍被洗得清冷,到處都透出綠意,恰是桃紅柳綠、鶯飛燕舞的光陰。

“遵循水利部的章程做,隻要經心極力,縱有水患,朕亦不降罪。”朱永興給趙顯吾吃了顆放心丸,又說道:“第一年要難一些,人丁既逃很多,處所也凋弊,你且穩下心來。俗話說:種好梧桐樹,不愁鳳凰來。如果朝廷強令遷徙,也冇有那麼多賦稅安設。你要諒解朝廷的難處啊!”

聞言知義,水利部伶仃劃出,又是查如龍任尚書,上麵官員誰還不明白,這是找了一把大傘遮風擋雨,前麵另有更短長的背景――天子。

總理處新任總理陳洪範趕快承諾,心中倒是暗自叫苦。很快便要在東北展開第一季守勢,除了支應軍事,賦稅恐怕難有節餘。目前的轉機都依托在攻伐安南鄭氏和占城國,能有多少緝獲,尚是個未知數。就現在而言,能給老百姓口粥喝,餓不死就是聖主隆恩,萬歲實在是有些過苛了。

這是應戰和機遇並存的期間,隻要國度的氣力答應,大明的旗號應當插在更廣袤、更敷裕的地盤上,而不是沉醉於舊有的國土,沉醉於山呼海嘯的“萬歲”聲中。

十年之功啊,不知這十年中,這水患還要殘虐幾次?要吞噬多少性命?朱永興暗自感喟,回到艙中,沉默而坐。任由船漸漸行駛,也不知何時又靠了岸。

固然當局儘了力,但發放的口糧是不敷的,可也不致於餓死。要想多吃點,便要獨立重生,本身想體例。而對於這些能儲存下來的百姓來講,卻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都是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的,吃糠咽菜也不算甚麼。關頭是承平了,也有了奔頭,挺過幾個月,等田裡一收成,餬口程度便會有大的改良。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微微一笑,說道:“甚麼聖訓呀,你是做老了官兒的,還要朕羅嗦嘛,好象朕幾句話就能把河南管理好似的。不過,各地時情分歧,你還是要多逛逛,多看看,不要把河南當作雲南,當作廣西。彆的呢,另有水利的事情。治黃河要根治,有兼顧打算,不是各地你治你的,我治我的,隻顧麵前,不顧長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