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五十六章 拒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鄭昭仁已從地上撿起了玉匣,展開聖旨細讀,一邊讀一邊點頭,“就不曉得遲延嗎?硬頂著不下這份聖旨,將士們纔敢持續進步而不必有涓滴的顧慮;而現在既然詔了,如果不是新皇在位,那將士們隻要不遵旨,一個放肆的罪名就已經跑不掉了。就算是把您救出來,將來講不定還會有報酬此生疑,這讓忠勇將士們若那邊之?”

現在緬甸已經不以藩屬自居,永曆也不以忤,客客氣氣地答道:“貴國數年的照顧,朕深為感激。”

交戰廝殺不是遊戲,要收放自如是非常困難,也是非常傷害的。哪怕因為永曆君臣還在緬人手中,明軍也不能表示出軟弱和顧慮。這就象英宗被瓦刺俘虜,明廷重立新君後,在對瓦刺的反擊中果斷勇敢,不讓瓦刺感覺有所依恃是一個事理。

現在永曆天子已經毫無人身自在可言,鄭昭仁在緬甸的時候,與緬方還保持著較好的乾係,小朝廷內的禦林軍、宮人、雜役大部分都被送回了滇省。這項行動也讓緬方感到放心,因為永曆君臣的平常起居都由緬方遴選可靠職員賣力,這能更好地節製和把守。

不過還冇有等永曆想通到底如何回事,緬甸官員就不耐煩地催促起來:“天子為何還不下詔?莫非是以為我國接待不周,用心放縱嗎?”

“不曉得此次勤王軍由哪位將領帶領?”沐天波猜想著說道:“依微臣看,多數是晉、鞏二藩。”

“閉嘴。”賀九義一揮手,一個侍衛已經邁步上前,兩個大嘴巴抽上去,緬使立即溫馨了。

明天送來的食品還是不錯,太後和天子先用膳,等這兩位吃完後,就會輪到皇後和嬪妃,然後是寥寥幾個留下來的宮人和內侍。

馬吉翔的神采變了變,俄然感覺急於返國彷彿於己倒黴,李定國等人會不會遷怒於他?

而中緬的乾係到瞭如此境地,緬王莽達的精力龐雜是此中關頭。在汗青上,這個傢夥在李定國、白文選等人多次進緬接駕時,寧肯被打得屁滾尿流,乃至被兵逼阿瓦城下,也不把永曆交出;而比及滿清一樣要他交出永用時,這個傢夥又以所謂的“不義”來回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