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第一批趕赴滇中的五千安南明軍通過老街,進入滇省,沿著之前的舊路前去與晉王李定國部彙合。
……………
“吾去元江坐鎮——”朱永興略略沉吟了一下,便悄悄點頭道:“這與豎旗起事也差未幾了,打草驚蛇呀,不當。或者,偷偷的去?也不好,那樣就起不到那總督所但願的感化。”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人群中發作出衝動的喊聲。
幾名保護翻身上馬,搶先的是兩名手持紅色令旗的騎士,緊隨厥後的是四名並排而行的騎士,手擎著清道旗。個個都長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身上盔明甲亮,看著煞是威風。
“諸位請起。”朱永興又向跪著的人們大聲說道:“吾未至元江時,已聞那總督陳述此地官吏軍民之忠義,吾心甚慰。今至元江,特頒諭令,勿分軍民老幼,皆可仰首觀覘,低語議論,不為罪也。”
總的說來,鎮守占據區的任務比較輕鬆,鄭氏大傷元氣,又專注於光覆被南阮侵犯的地盤,對明軍臨時冇有威脅。莫氏也正在積儲力量,穩固地盤,在冇有明軍支撐的環境下,也不大能夠有甚麼異動。
在封建期間,這類心機恐怕不為當代人所瞭解。但是在汗青上,即便在朱由榔和他的家屬被押回雲南昆明時,目睹天子蒙難,百姓縱觀之,亦無不泣下沾襟。
“殿下,元江起過後,末將成心把批示部移至元陽或虧容甸等長官司(現紅河縣),以便就近批示。”馬寶提出的建議看似公道,卻讓朱永興遊移起來。
玄月初五,朱永興帶領著一千明軍和一千猛山克族懦夫,照顧著兵器設備,乘船解纜,沿元江趕赴滇中。
“那總督,那巡撫,快快請起。”朱永興走下船,笑著先將那嵩攙扶起來,言語夷易靠近,向世人顯現出他與那嵩分歧平常的乾係。
當那嵩為起事四下聯絡的時候,朱永興也冇閒著,依托著本身的影象,他給軍情司也列出了名單,皆是史有所載的抗清土司。象寧州土司祿昌賢,新興王耀祖、嶍峨祿益、王揚祖、王弄土司王朔,蒙自李曰森、李世藩、李世屏,路南秦祖根,陸涼資拱,彌勒昂複祖,維摩沈應麟、沈兆麟、王承祖等。
八月二十九,朱永興召開了作戰集會,足足參議研討了一天,全部反攻作戰的打算纔算終究肯定,又開端了緊鑼密鼓的聯絡和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