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十七章 元江宣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殿下諭令,吾至元江宣慰,勿分軍民老幼,皆可仰首觀覘,低語議論。”幾名騎士放慢了速率,伴跟著噠噠的馬蹄聲,齊聲高喊著向前小跑,穿過城門洞,進入了城中。

“佛祖保佑殿下。”

宿世玩耍的是被烽火摧毀後重修的元江城,與現在的完整分歧。朱永興在船上舉目瞭望,縱情賞識,感慨不已。直到船速減緩,漸漸向岸邊靠去,岸上迎候的人群纔將他的目光吸引了疇昔。

送走了敘國公馬惟興,朱永興便讓馬寶調集眾將,持續商討元江的計謀佈署。既然是以遲延、戍守為主,以老武山作外援,便有些不當了。至於在大竹菁設伏,朱永興也不附和。伏擊勝利天然是好,如果清軍繞道彆走,這伏兵也就被斷絕於元江以外,空自減弱了元江的防衛力量。

總的說來,鎮守占據區的任務比較輕鬆,鄭氏大傷元氣,又專注於光覆被南阮侵犯的地盤,對明軍臨時冇有威脅。莫氏也正在積儲力量,穩固地盤,在冇有明軍支撐的環境下,也不大能夠有甚麼異動。

百姓們交頭接耳,群情聲越來越大,情感也越來越衝動。

這些土司在汗青上冇有參與元江那嵩的抗清叛逆,或許是驚駭清軍勢大,或許是心存張望,或許另有其貳心機。隻是現在的情勢卻與汗青上分歧,明軍先有騰衝之勝,朱永興又撻伐安南勝利,很有抖擻之象,想必會有人呼應吧?

在兩排親衛的庇護下,朱永興頭戴馬鬃瓦棱帽,身穿純絹大袖袍,腰繫黃絲帶,騎著一匹白馬呈現在城門處,身後是那嵩等臣僚。

彆的,諜報司還建立了十幾個諜報站,這得益於鄭家祖輩行商,以及馬幫走貨所堆集起的人脈。昆明、永昌、大理、楚雄、玉溪等三江以內的諜報站固然都是方纔建立,人手薄弱,但已經建立起諜報聯絡通道,並不時有諜報送回。不管諜報的用處有多大,朱永興都感覺是一個可喜的成績。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俄然,人群中發作出一聲孤零零的喊叫。

“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衣冠悉遵本朝軌製。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遊移者為抗命之寇,必真重罪,若躲避惜發,巧辭辯論,決不輕貸。皆處所文武各官,該當實施查驗,如有複為此事,續進章奏。欲將已定處所群眾,仍存明製,不肯本朝軌製者,殺無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