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三十七章 龍尾關,獻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作為馳名的旅遊景點——天生橋,朱永興在宿世是旅遊過的,對周邊的峽穀絕壁很有印象。固然地形地貌應當不是一模一樣,但那兩岸峭壁對峙的特性倒是不會竄改太多。如果不是龍尾關四周又是洱海,又是西洱河,地下水位高,穴攻爆破有困難,朱永興也不想采納這類有風險的戰術。

哦,朱永興愣了一下,饒有興趣地望著段琬兒。三曰前,因為再也冇有封閉動靜的需求,他便放走了段智英和高崇義,但願他們能搞出點花樣,為明軍省點力,莫非這就有回報了?

段琬兒已是一身白族女人的傳統打扮,上身穿紅色窄袖大襟衣,下身是鑲三道花邊的大腳褲,罩一件無袖無領的深紅色小馬甲,紅色的手巾折成三寸寬的便條包在頭頂,一條烏黑的髮辮圍在手巾包的內裡,將秀美的臉龐和婀娜的腰身展露無遺。

審時度勢很首要啊,朱永興很佩服麗江木氏,他曉得歸順也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要恭敬;要服從交戰剿殺;還要年年事歲朝貢不斷。說白一點,那就是要送禮、要說好話、要陪笑容,凡事都要讓上麵對勁。這統統,可都得放下臉麵莊嚴去做。不過,跟城池破壞,婦孺安危比擬,這統統在木氏眼裡明顯是主要的。

刀槍盾的撞擊聲,兵士的喊殺聲,受傷病篤的慘叫聲響成了一片。吳國貴被圍護在步隊中間,固然看得不是很逼真,但他感覺擊敗劈麵的明軍應當冇有題目了。畢竟從人數上來講,清軍是占著上風的。

朱永興對段琬兒的話不予置評,隻是笑道:“甚好,你所獻戰略吾會細思,成與不成,吾都會記得你忠明之心。且下去吧!”

那麗江木府是如何做到的呢?實在也很簡樸,那就是歸附。元初,忽必烈革囊渡金沙江南下攻打大理國,阿宗阿良“審時度勢”,很快作出歸附蒙古軍的決定,並援引蒙古軍攻占大理;到明朝朱元障時,明大將沐英、藍玉討伐雄師將到麗江,麗江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還是不做任何抵當,率眾歸順,並幫手沐英破大理、陷昆明,使雲南很快就歸入了明王朝的統治之下。是以功績,得朱元璋欽賜“木”姓。而清軍入滇後,木氏公然又“審時度勢”,成為了頭一批投誠的土司。

火槍射速慢,趁著一槍發後的空當,恰是打擊的好時候。吳國貴的前鋒清軍戰陣經曆非常豐富,對火槍的缺點更是把握。

“嗬嗬,吾是在說大話呢!”朱永興將望遠鏡在手中蕭灑地轉了一下,說道:“不過,縱有拖延,也不過一兩曰。走吧,回營看看兒郎們籌辦得如何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