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三十七章 龍尾關,獻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謝殿下恩情。”段琬兒起家在一個小杌子上斂衣正坐,輕啟朱唇,緩緩說道:“民女所言涉大理故國,隻為舉例,並無他意,還望殿下勿怪。”

龍尾關作為城池,實在隻要南北兩道城牆。西麵是山嶽列舉,峰頂長年積雪,冰雪封閉的蒼山;東邊則將茫茫洱海作為城壕。龍尾關前另有一條河,是南詔時所建的水利工程,最主如果為了泄西洱河的洪。在河上有一座木橋,便是馳名的黑龍橋。

“殺!”他的親兵們大聲呼喝,跟從著主將向著仇敵衝去。

……………

火槍射速慢,趁著一槍發後的空當,恰是打擊的好時候。吳國貴的前鋒清軍戰陣經曆非常豐富,對火槍的缺點更是把握。

段琬兒已是一身白族女人的傳統打扮,上身穿紅色窄袖大襟衣,下身是鑲三道花邊的大腳褲,罩一件無袖無領的深紅色小馬甲,紅色的手巾折成三寸寬的便條包在頭頂,一條烏黑的髮辮圍在手巾包的內裡,將秀美的臉龐和婀娜的腰身展露無遺。

“吾的氣度那麼侷促?”朱永興不覺得意地擺了擺手,“固然言之,如有可取之處,亦算你族之功。”

聽著段琬兒的報告,朱永興不由頓生感慨。

“現在清軍必定重兵戍守下關,若能破之,則大理唾手可得。”晉王李定國岔開了話題,說到目前的戰局,“大理的守軍,洱海衛的剿撫後鎮,或者另有楚雄的剿撫前鎮,加起來亦有萬多人馬,若待其堆積,險關難克呀!”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荏弱處上”“曲則全”,看來麗江木氏乃是老子的信徒啊!

朱永興也感覺白文選意有所指,並且另有偷換觀點之嫌,但現在明顯不是咬文嚼字的時候,如何攻取下關,直取大理纔是最首要的。

“鮮於仲通六萬卒,征蠻一戰全軍歿。至今西洱河岸邊,箭孔刀痕滿骨枯。”金維新在這古疆場上,不由有感而發,吟誦起白居易的詩來。

審時度勢很首要啊,朱永興很佩服麗江木氏,他曉得歸順也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要恭敬;要服從交戰剿殺;還要年年事歲朝貢不斷。說白一點,那就是要送禮、要說好話、要陪笑容,凡事都要讓上麵對勁。這統統,可都得放下臉麵莊嚴去做。不過,跟城池破壞,婦孺安危比擬,這統統在木氏眼裡明顯是主要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