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

“孤看的不是於七,而是北地民情。..xstxt.org”朱永興淡淡一笑,在茶碗蓋上小扣了一下,說道:“由他舉義起事,可打的燈號是甚麼?韃虜的殘暴統治,已經是民怨鬱積,和於七部下做的那些好事,豈有可比之處?當然,我們派出的人不但要完美諜報收集,還要幫著於七管妙部下。這件事情,孤會寫信給於七,敲打敲打他。”

滿清大範圍地圈地導致“近畿地盤,皆為八旗勳舊所圈,民無恒產,皆賴租種旗地為生”。農夫落空地盤,流浪失所,餬口悲慘。同時,這些滿洲王公貴族所圈之地是不納糧不交稅的,圈的越多,國度財務支出越少。特彆是以地盤稅賦為首要支出的清廷,要支撐戰事,便隻能持續涸澤而漁,壓榨百姓。壓榨百姓,則民怨積鬱,一旦有渲泄之口,便會澎湃難擋。

討朔軍棄守鐘祥後,由東進逼夷陵,夔東按照地內的留守兵力乘香溪口阻擊戰之勝,也傾巢而出。與長江海軍衝出三峽,攻破秭歸,由西逼近夷陵,一場大戰由此在水上、陸地狠惡展開。

戰事一日不止,兵馬一日不寧,則清廷軍費益繁,愈難支撐。何況北兵南調,路途悠遠。糧餉破鈔更巨。而我軍於外線運兵,占一地則勢強一分,救一民則力勝一分,故愈戰愈強,愈強愈勝。然順水行舟,不進則退。望吾皇明各軍將士降服困難,儘力向前,奮勇作戰。以竟複興之全功……

荊襄地區。

*******************************************************************

顧應慧一一記下,持續凝神聽著。

江浙。

提督董學禮認識到存亡成敗決於此戰,除了向武昌垂危請速派援兵以外(就夷陵戰役而言,武昌清軍已入漢水反攻鐘祥,以是求緩冇有甚麼實際意義),努力於加強戍守。他責成部將分汛扼守,本身坐鎮城內最高處調劑批示。為了鼓勵士氣,他一麵“大書獎懲之格,懸示城頭”,一麵“以小刀自隨,指其地以告將士曰:“此本提督報國之所,不令諸君獨冒鋒刃也。”

但這負隅頑抗很快便被崩潰。長江海軍以艦載長炮猛轟城池,炸塌城樓,董學禮帶著他的小刀“為國儘忠”了。主將陣亡,夷陵城內的湖廣清軍墮入混亂,士氣一落千丈,南營遊擊王進忠、前營守備張所蘊開城投誠,重鎮夷陵為明軍所克,三峽流派由此而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