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八十九章 進退兩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蘇克薩哈這才大吃一驚,曉得本身判定有誤,明軍不是偏師張勢,而是確切有重兵阻截。而這一番折騰已經疇昔了三天。他不曉得追擊的明軍到了那邊,是間隔尚遠,還是很快將至。

“大要上看是如許。”蘇克薩哈冷冷地說道:“但實際上能夠更糟。蒙古諸部已有離心之勢,走漠南恐怕不得安寧。再者,冰天雪地,千裡迢迢,族人不死於刀槍,也會多量倒斃於路。”

時價寒冬,又降下大雪。門路悠遠自不必說,漠南蒙古諸部是個甚麼態度也值得憂愁。在東退的過程中,很多蒙前人已經表示出不善的態度,或不甘差遣,或劫奪後逃竄。更不要說察哈爾蒙古,早就有仇視清廷的跡象。有很大能夠會趁機集結兵力殛斃劫奪一番。

“如果族人也拿刀拚殺,能湊出多少人馬?”蘇克薩哈咬了咬牙,眼中射出了暴虐的目光,“再加上那些漢人,讓他們打頭陣,華侈仇敵的槍彈也是好的吧?”

何況,歸師勿遏,這是兵法上說的真諦。急於回到遼東,回到安然處所的族人,麵對擋路的仇敵,必將會爆出激烈的求生,個個搏命作戰,天然不難擊敗仇敵,重新打通東退之路。

“明軍隔絕,山海關必定已經獲得了動靜,也必定會派出軍隊前來救濟。”蘇克薩哈思慮再三,決定再等兩天,等山海關的友軍行動起來,畢竟這是比來的回家之路,兩麵夾攻的勝算也大大增加。

“好,這是萬全之舉。”蘇克薩哈對這些漢人冇有甚麼憐憫之心,族人都動員了,他們哪能閒著?至於豐潤縣,恰是他們東歸不得,轉而後退並轉往遵化的要地,派兵戍守也無可厚非。

從京師撤退時,一眾滿漢官員雖是倉惶,但局勢亦未廢弛到如此的程度。家人僮仆跟從,大車小輛行進,還算不上狼狽。現在前有阻截,後有追兵,世人都有大難臨頭的感受。現在家人僮仆被強征而走,馬匹亦被從車上卸下,隻剩下了老幼婦女,守著運不走的家財嚎哭無法,與災黎已經相差未幾。

泰必圖見到蘇克薩哈如此絕決,本身倒怯了,他無法地歎了口氣,說道:“那好吧,我把漢人精乾者也遴選出來,讓他們隨軍前去盧龍縣。彆的,將集結好的軍隊抽出兩千,前去豐潤縣駐守,蘇公感覺如何?”

整天喊著“滿漢一家”,而到了現在卻形同狗屁。那滿人親貴家屬雖被動員征召,卻還留下幾個下人服侍,對漢人更是不屑一顧,管你是甚麼品級,甚麼官階,都不過是滿人的主子罷了。以是,在爭搶房屋、燒柴的時候更加的放肆無禮,很多漢官家眷被吵架而出,無房可住,隻能一家人擠進柴房、牲口圈、窩棚,或是露宿於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