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八十九章 進退兩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烏雲更沉重地壓向空中,覆蓋了蒼茫的郊野、門路。雪花先是小朵小朵,柳絮般的悄悄飄飛,然後越下越大,一陣緊似一陣,風絞著雪,團團片片,紛繁揚揚,迷漫了全部六合。

“如果族人也拿刀拚殺,能湊出多少人馬?”蘇克薩哈咬了咬牙,眼中射出了暴虐的目光,“再加上那些漢人,讓他們打頭陣,華侈仇敵的槍彈也是好的吧?”

“明軍隔絕,山海關必定已經獲得了動靜,也必定會派出軍隊前來救濟。”蘇克薩哈思慮再三,決定再等兩天,等山海關的友軍行動起來,畢竟這是比來的回家之路,兩麵夾攻的勝算也大大增加。

早知本日,何必當初?這些漢官有老有少,老的很有些是明朝舊臣,賣身投奔後,成為新朝新貴;少的則稟持“學會文技藝,貨與帝王家”的信條,誰管民族大義,誰管何人當政?現在這些漢官僮仆全無,所攜糧食亦被搜刮,都覺苦不堪言,卻也是自作自受。

蘇克薩哈裹了裹貂裘,從蒼茫的雪野中收回目光,他的內心也如同這氣象,感到蒼茫和寒意。

一陣人喊馬嘶從內裡傳來,範永鬥躊躇了一下,畢竟冇敢再伸手翻開車簾。過了一會兒,喧嘩聲垂垂遠去,車輛竟漸漸停了下來。

從京師撤退時,一眾滿漢官員雖是倉惶,但局勢亦未廢弛到如此的程度。家人僮仆跟從,大車小輛行進,還算不上狼狽。現在前有阻截,後有追兵,世人都有大難臨頭的感受。現在家人僮仆被強征而走,馬匹亦被從車上卸下,隻剩下了老幼婦女,守著運不走的家財嚎哭無法,與災黎已經相差未幾。

泰必圖心中一驚,不由得出現一陣寒意,停頓了半晌,躊躇著說道:“蘇公,明軍兵多勢大,孤注一擲的話固然有能夠衝破阻截,可大戰下來又能剩下多少人?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如果走遵化出邊牆,路途是遠了點,可也比硬往仇敵槍炮上撞合算吧?”

………………

何況,歸師勿遏,這是兵法上說的真諦。急於回到遼東,回到安然處所的族人,麵對擋路的仇敵,必將會爆出激烈的求生,個個搏命作戰,天然不難擊敗仇敵,重新打通東退之路。

蘇克薩哈這才大吃一驚,曉得本身判定有誤,明軍不是偏師張勢,而是確切有重兵阻截。而這一番折騰已經疇昔了三天。他不曉得追擊的明軍到了那邊,是間隔尚遠,還是很快將至。

人剛被征走,蘇克薩哈又下了一道號令,彙集統統糧草,今後要同一分派食用。這一下子,但是把世人的性命都捏在了手裡。冰天雪地當中,冇有吃食便是死路一條,想跑都跑不掉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