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霸主_第二十四章 計劃潛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伊-400級長122米,水上排水量3550噸,水下排水量6560噸,是二戰期間製作的最大潛艇。設想最高航速水上20節,水下7節,航程33,000海裡/16節,可持續作戰四個月以上,作戰半徑可達到天下上任何一個角落。

15.6節(柴油引擎),17.9節(電動馬達),潛行極速17.2節(電動馬達),6.1節(靜航電動馬達),續航力15,500海裡/10節(水上飛行)340海裡/5節(潛航)乘員57人。兵器設備,魚雷6座魚雷發射管(共23枚魚雷)火炮4門20毫米高射炮。

這就是米國水兵軍器局研製的“奧妙兵器”——mk14型魚雷。15枚魚雷打不沉一艘油船,在米國參戰的最後18個月中,水兵潛艇設備的mk14型魚雷的啞彈率高達70%。對此,美國水兵汗青學家哭笑不得。

這些潛艇都很優良,孫浩正籌辦每種潛艇下幾十艘訂單時。李剛卻說冇需求製作如許的潛艇,綜合這幾款潛艇的各自上風,在李剛的建議之下,孫浩最後決定本身製作一種全新的潛艇,不過不是本身現在製作,而是在買賣前提答應的環境下,讓李剛幫其製作一種新型的潛艇。這類潛艇要求航程要大,照顧魚雷多,安然溫馨。

此款潛艇被孫浩稱作海底幽靈級潛艇,打算此艇長126米,水上排水量3686噸擺佈,水下排水量6580噸,設想最高航速水上23節,水下20節,航程35,000海裡/16節,可持續作戰五個月以上,作戰半徑可達到天下上任何一個角落。

此時,駐紮在這裡的德國水兵u-12號潛艇艇長沃而特.弗斯特曼(walterforstmann)在與德國水兵航空兵方麵商討後提出了一個簡樸而新奇的假想,那就是用潛艇裝載飛機,並在離進犯目標儘能夠近的海疆策動進犯。

實在最後發明潛航母的假想並不是寇國人,而是德國人。在雷達發明之前,海平麵上肉眼所能達到的最大觀察間隔還不到6英裡。對於一名潛艇艇長而言,考慮到如何更早的發明敵情和及時埋冇本身,這實在是個大題目。把潛艇和飛機連絡起來的觀點,也恰是是以應運而生的。

全幅8.2米,吃水4.6米,4座柴油引擎共6500馬力(4.8瓦特)4座電動機共2,740hp(2.0瓦特)、2軸推動,最大速力(水上/水中):20.75節/8.75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