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蟬那把劍_第四十章 說江南不想不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因為那場大戰的原因,道門在江都城中留下了紫榮觀和道術坊,佛門則是留有大報恩寺,傳承數百年至今,香火鼎盛,此中各有高人坐鎮。除此以外,白蓮教、聞香教等教派也在此地很有根底,再加上朝廷、諸多世家以及儒門,冇有哪個宗門能在江都隻手遮天。如果說钜鹿城是魚龍稠濁,那麼江都城就要更上一樓,能在城中安身的幾近冇有小魚小蝦,滿是翻江蛟龍。

徐北遊來了興趣,問道:“詳細說來聽聽。”

當時三教大戰的疆場就在江都城下,各路神仙高人紛至遝來,佈陣奇謀,鬥劍鬥法,不知有多少地仙高人葬身此地。這一戰後,鼎盛一時的玄教元氣大盛,教主重傷,兩位副教主一人魂飛魄散一人修為全失,十大長老戰死九人,長老之下更是死傷無數,不得已之下全數退回後建總壇,再不複當年分壇遍及天下的盛況。

蕭元嬰看了眼他的冷酷笑意,哼聲道:“你曉得的也很多,那就奉告你好了,歸正也不是甚麼緊急事情,謝蘇卿與父皇私交甚好,之以是給這個官身,明麵上的說法是他不肯入朝為官,也不肯做案牘費心的封疆大吏,又不肯違逆父皇的美意,因而便隻要了個閒差,算是保全父皇的臉麵。實際上倒是由他替父皇監督江南各大世家,這個江南織造實際上就是暗衛府都督同知,官居正二品,職位猶在都督僉事之上,比之三位都督也不遑多讓。”

徐北遊歎了口氣,“你這說法倒是跟我師父如出一轍,我師父在江南餬口了幾十年,最不想不唸的就是江南。”

蕭元嬰緩緩說道:“我姐姐曾經專門研討過公孫仲謀,她體味的公孫仲謀一定就比你這個當門徒的少了。”

蕭元嬰想了想,“姐姐說過,公孫仲謀其人,年青時有弘願且精於策畫,隻是時運不濟,方纔落到本日之地步,如果無能無才的庸人也就罷了,頂多認命罷了,恰好公孫仲謀非是庸人,時運不濟不免心生鬱氣,也正因如此,公孫仲謀老來纔會多成心氣用事,從這點上來講,他比之年青時還是退步了。”

徐北遊對於蕭元嬰的小行動不覺得意,道:“江南好,最是憶江南,能讓那麼多人念念不忘,江南自有其獨到之處。”

四月的東風已經冇了料峭春寒,帶著微微的暖意,在這東風吹拂中,江麵上船隻交叉,江岸兩側的楊柳依依,草長鶯飛,乃至已經有了騎馬踏青的士子和女人,完完整全就是一派江南春的畫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