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有甚麼不對嗎?”祁翀頓時也獵奇起來。
“東吳內部如此衝突重重,看來這仗是打不下去了!哈哈哈......”舒令之撫須笑道。他是老將,年齡已高,早冇了年青時候的銳氣,隻想著早日安然致仕纔是福分,是以對於大戰並無多少熱忱。
柳明誠惦記兒子,便早早辭職出來去尋柳惲了,祁樟有軍務要措置,也退了出來,又將江北都護府後院讓給了祁翀安設,本身則搬到了虎帳中與諸將同居。
“以是說,董肇的目標是報仇,孫烈的目標是擁兵自保,而不是兵戈,這就是他們備而不戰的啟事?”柳明誠撚鬚點頭。
“舒大將軍這話怕是公允了。”祁翀人未到聲先到,祁樟等人忙起家肅立。
“誌博!你返來啦!”祁翀大喜,一把拽起了鄒浩,“哈哈,你小子結實了很多呀!如何樣?這趟出去有收成嗎?”
董肇固然難堪,可他手上的兵力不敷以跟孫烈對抗,無法之下隻能照辦。”
“不錯。曹元方他們不信賴董肇,可他們也一樣不信賴孫烈,孫烈和董肇更是互不信賴!是以,東吳朝廷一麵催促孫烈儘快出戰,一麵卻又不但願孫烈真的立下大功,密令董肇監督孫烈,最好是到處掣肘。可孫烈在董肇軍中也有眼線,密令的事冇能瞞過他,他這才號令董肇將家眷送往沭城。
“殿下,這位是剛毅軍大將軍舒令之,這兩位是剛毅軍左將軍張卓、右將軍韓登;這位是神武軍右將軍李稚君,左勳衛將軍王潛、右勳衛將軍鮑灃、左翊衛將軍劉晦、右翊衛將軍丘寶祥;這幾位是廂軍都批示使......”
“不是說打了兩場小仗嗎?”
“如果如此,那恐怕戰事很快便要結束了。”
都護府大堂之上,祁槐、嚴景淮也在跟祁樟、柳明誠等人報告著事情顛末。
那人不美意義地站到前麵跪下施禮:“什長崔鉉拜見太子殿下!”
“孫烈這是想誘我們攻打安池、涇口,他們好兩麵夾攻嗎?”
“太子殿下!”
“鄒浩兄弟倒真是不錯,全軍高低論起水戰也就他能跟東吳軍掰掰腕子,可惜他隻要兩條船,太少了!”種廷襄遺憾地搖了點頭。
“臣等也是這麼想的,以是慶王纔想著帶人去南邊抓舌頭。”柳明誠道,“固然有些冒險,但也是無法之舉。對了,殿下南唐之行成果如何了?”
祁翀簡樸將南唐之行的顛末概述了一遍,又道:“南唐已經出兵了,信賴動靜很快便會傳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