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天下之扶明_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江之行(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因而梁稷便開口道:“此事該當對東江冇有大礙,不太謹慎起見,大帥還是請告訴下王先生。或許背後另有詭計,鄙人才疏學淺,看不出來,說不定王先生能看出來。”

實在當初給袁崇煥出主張圖謀東江海鹽的恰是梁稷,這貨出主張的同時就已經打算好了背工,籌辦把此事栽贓給程本直。畢竟當時在場的就四人,誰也不會把此事說出去,即便說出去也冇人信。

毛文龍內心卻有幾分絕望,外人不曉得這海鹽是曬出來的,還覺得和淺顯的一樣是煮出來的。這曬鹽之地,王賢侄東挑西選的找了好久,才找到豬島這個合適的處所。如果隨便找個處所就能曬鹽,皮島的海鹽產量老早就上去了。東江之地,唯有這豬島最為合適曬鹽,豈是說搬就能搬的?

看看內裡的天氣已經暗淡了下來,梁稷便開口說道:“梁稷另有一事相求,請大帥將鄙人的帶來的火伴分開伶仃關押,不要讓大師堆積於一處。”

見到毛文龍又來問計,梁稷卻也有幾分的對勁,便開口說道:“大帥但說無妨,隻恐鄙人才疏學淺,誤了大帥的大事。”

一提及海鹽,毛文龍又想起了王啟年,因而毛文龍又開口道:“梁先生和王賢侄有聯絡否?自從王賢侄去了京師以後,前前後後也隻來過兩封信,也不曉得京師當中景象如何了。”

毛文龍心下有點奇特,開口問道:“這又是為何?”

明天見到程本直就彙集毛文龍罪證之事栽贓給本身後,更加冇有了心機承擔,便移花栽木,把帽子扣到了程本直頭上。可見二者都是一起的貨品。

毛文龍被梁稷欣喜了一番以後,便也垂垂的把此事放到了腦後,固然年前派人前去京師之時,也趁便把此事告訴了王啟年,卻冇有當作急事來辦,而是拖到了兩個月後。

自從王啟年分開東江後,毛文龍卻積累了很多事情想通王啟年商討。隻是王啟年在京師,本身身為邊陲大將,無詔進京是極刑。加上路途悠遠,派人去一趟京師就得將近一個月,一個來回毛兩個月疇昔了。倘如果急事,這麼來回折騰,說不定黃花菜都涼了。

可惜本身吃不下這麼大筆的買賣,每月一百石的海鹽運往遼東,故意人略微調查一下就能曉得根底,到時候順藤摸瓜,豈不是會把本身牽涉出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