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_第十二章(48)臨淵樓(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他能說甚麼呢?

上官銳乾笑一聲,咂著乾澀的嘴唇,說道:“兵者詭道。用兵嘛,無外乎一個真真假假虛真假實,總之就是要讓仇敵猜不透摸不清,讓仇敵在渾渾噩噩之間就吃上敗仗,這纔是高超的用兵之法。翼國公是戰陣廝殺熟行,更是精於此道。瀘州、榮州、嘉州,左中右三路齊動,管束南詔人辨識不出我軍主力掩蔽在哪一起,恰是合了‘用兵藏鋒疑兵露芒’之術。不能辯白我軍主力地點,南詔人就隻能分兵各自抵當,再不就是後退恪守。”他咧著嘴嗬嗬地笑了兩聲,本來想順勢獎飾幾聲蕭堅的用兵老道,不費一兵一卒就迫使南詔人墮入兩難地步,一抬眼,便瞥見商成盯動手裡的茶盞一聲不吭……他停頓了一下,就勢換了口氣說道,“西南地形龐大,局麵也非常艱钜。嘉州以南儘是山地,一座山連著一座山,一片林連著一片林,底子就冇有個絕頂,除了靠著岷江的一條山道,其他處所連路都冇有,兩萬雄師的糧草輜重,就隻能靠這條路前後支應。自幾年前僚人幾次猖獗,引來南詔犯境以後,蜀南百姓就多有拋家棄地向北流難的,嘉州以南郡縣更是滿目瘡痍,教人難以卒睹,說是十室九空未免有些過了,但一半以上的人家死的死逃的逃,這也是真相。翼國公來信上說,嘉州四周連運送輜重糧草的民伕都征不到,隻能去成都征調。再加反叛的僚民世世代代都居留在蜀南處所的山中林間,他們不時襲擾我軍後路,讓我軍不得不投入很多兵力去保護糧道。翼國公采納三路反擊的方略,除了示敵以偽和尋覓南詔主力的目標以外,也有些不得已的苦處。再加西邊的吐蕃也是蠢蠢欲動,為了壓抑南詔人,迫使吐蕃人在我們與南詔之間的戰事結束之前不輕舉妄動,翼國公隻能以穩取勝!一一應伯,你說,翼國公如此沉著應對,可有一些差池?”

商成沉吟著點了點頭。他昂首凝睇了一眼陳璞。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不能不承認,陳璞這主張出得好!關頭是這個機會掌控得恰倒好處!在兩軍對峙的階段,在兩邊都對敵手的下一步籌劃都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熟諳的時候,這個俄然的戰術行動完整能夠起到打亂仇敵的擺設,擾亂仇敵的企圖的感化。

陳璞說錯了麼?當然冇有說錯。再冇有比這更加刺耳的評價了!唯其冇有說錯,以是事情才費事了!蕭堅的用兵之道,竟然連陳璞都能瞧出來端倪,這申明甚麼?“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消,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這是一千多年前的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中開宗明義就再三誇大的事理。但是蕭堅呢?他的“兵者詭道”呢?他在西南疆場上擺出一個三路雄師齊頭並擊的步地,成果連陳璞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這與四年前的草原作戰方略同出一轍,那蕭堅還擺出一付成竹在胸的妥當架式,不疾不徐地向南詔人逼迫疇昔一一他如許做,究竟是出於甚麼目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