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東廠俄然查封學而報館,緝捕讀書人與工匠多少,一夜鞭撻,如狼似虎。又栽贓學士創辦報館、妖言惑眾,栽贓讒諂,無所不消其極,罪過昭昭。門生不平,因而與東廠辯論,東廠寺人劉成氣勢放肆,指鹿為馬,更言東廠深受內閣教唆……”
劉健回眸,淡淡隧道:“賓之覺得我說的是柳乘風?我說的是阿誰寺人劉成。這個混賬東西……”
謝遷本日仍舊是一副沉默的模樣,如許的事本來就與他冇有乾係,當然是持續置身事外的好。至於李東陽把信看完,不由忍笑不由,這篇文章最出彩的處所不是文采,而是裡頭的一股子清爽勁兒,字字都藏著圈套,句句都有玄機,威脅利誘,甚麼手腕都使了,成心機,很成心機。
被劉健說中了苦衷,李東陽不由笑道:“劉公談笑了。”
劉健籲了口氣,雙眉已經皺得緊緊的了。這封信文采並不出眾,但是每一句話都埋冇著玄機。這信的第一句,先是說了一句吾皇聖明,但是吾皇為甚麼聖明呢?天然是因為吾皇啟用了賢臣,因此獲得了天下的大治。
有了這第一句,前麵的話就來了,因而就開端吹噓內閣幾位學士,最後又說便是周公、蕭何如許的名相與他們比擬,也不過爾爾。更加凶險的是,信中並冇有過量的襯著內閣學士的作為,隻用了一句開沿路之類的籠統話來襯著,這就為後文埋下了伏筆。
接著,全信完!
這封手劄寫得很直白,劉健一起看下來,就在他沉浸在信中的工夫,李東陽和謝遷也都站到了他的身後,一起旁觀這信箋。
這類事能捅出去嗎?當然不能。如果東廠做的倒也罷了,可如果查禁報館和毒打有功名的讀書人牽涉到了內閣,到時候必定是暴風驟雨,無數人搶先恐後地要去罵街、或喜滋滋地去挨廷杖了,國子監、禦使台、乃至南京六部裡的那些安逸官兒們有的是口水,你如果臉皮厚,大不了遺臭萬年,凡是你臉皮薄那麼一丁點,也隻要請辭致仕的份。
劉健看得腦門冒盜汗,隨即嘲笑一聲道:“混賬東西!”
劉健沉默半晌,將信收起來,隨即慢吞吞地撫案道:“要措置也該措置劉成,此人膽小妄為,竟敢打著內閣的招牌在外頭招搖撞騙,打砸報館,鞭撻讀書人,如許的行動真是令人髮指。當即知會東廠那邊,請秉筆寺人出麵,當即拿辦了他,另有,東廠那邊必然要息事寧人,把緝捕的讀書人和工匠都放了,該賠罪的賠罪,該完璧歸趙的完璧歸趙……”劉健的臉上很恬然,就像是在嘮叨家常一樣,慢吞吞地持續說道:“至於柳乘風,他做得很好,若不是他來信奉告,內閣隻怕還矇在鼓裏,嗯,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