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天下_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而蒙軻挑選的這兩個計謀要點也非常講究,從輿圖上看,一個位於巢湖邊,一個位於洪澤湖邊,能夠說節製了廬州和淮安,就相稱於節製了巢湖與洪澤湖水係。

司馬安答道:“回秦王,臣以為蒙都督所言甚善。”

三國之時,因為江淮一帶為吳魏分享,固然魏國遠強大於吳國,但在未獲得蜀地和荊州前,魏國始終不能在長江中下流獲得對吳國的計謀上風,反而蒙受吳國的多次打擊。

蒙軻抱拳答道:“回秦王,北線不容悲觀,江南餘敵尚未剿清,特彆是將士們曆經連番大戰,都非常怠倦,此時實在不宜大肆出兵江淮。”

李源就持分歧定見,隻聽他說道:“秦王,臣覺得此時不是北取兩淮的機會,起首,我大秦與福建已經撕破臉,鄭芝龍的海軍還在崇明虎視眈眈。萬一海軍得勝,此時派兵北上結果不堪假想;

而要肅除這座城不是輕易的事,因為這兩座城臨湖,秦軍可通過水路不竭聲援,乃至能夠透過巢湖、洪澤湖和淮河堵截敵軍的後勤補給。

“秦王,自古以來,守江必守淮,長江不但是南邊最後的防地,並且是兵力物質變更的命脈,兩淮一但落入敵手,仇敵的雄師就能直趨長江北岸,可在巢湖、洪澤湖等處大練水軍,到時長江將不再為南邊所獨占,所謂的長江天險便也談不上天險了。

秦牧聽了以後,不由暴露一抹如有若無的笑容,他轉向司馬安說道:“司馬學士覺得如何?”

守江必守淮。這一點秦牧是曉得的。如兵部尚書何亮所說。冇有江淮在手,幾近冇有哪個朝代能守住南邊。

.

秦牧當即點頭道:“好,就由蒙都督率兩萬雄師北取廬州。另傳令金聲桓與海軍劉忠秦,走大運河北上篡奪淮安。”

再看博洛與、伊爾都齊、杜爾德以及杭州的費揚古,合計起來另有幾萬雄師,若不儘力剿除,江南難安。萬一讓這幾股人馬合兵一處,恐怕就不是短期內能剿除的了;

邵華、楊慎、顧君恩、呂大器、宋策獻、郭都賢、寧遠、向連城、赦搖旗、胡守亮等人也紛繁出來發言,支撐和反對出兵江淮的大抵各占一半。

江淮的首要性秦軍能想到,清軍也必然能想到,北上兩淮,即是和清軍決鬥無異。

晉室南渡以後,江淮也成了東晉和北戎幾次爭奪的計謀要地,江淮一帶比年爭戰幾成空缺地。北戎雄師被阻於江淮,始終不能構成對東晉的正麵威脅。淝水之戰更是突破了前秦苻堅同一南邊的胡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