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天下_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大師聽後,當即明白蒙軻的意義了,這是一個從“麵”到“點”的計謀竄改,既然目前有力占據全部麵,那麼就先占據一兩個計謀要點。

蒙軻當即說道:“秦王,目前固然不宜大肆出兵江淮,但有兩座城池必須當即攻取,並緊緊守住。其一,廬州;其二,淮安。”

喻大猷當即辯駁道:“秦王,目前江淮清軍比較虧弱,且多為綠營,金陵一下,江北綠營必然軍心惶惑,此時我軍挾大勝之威北伐,江淮一帶有望傳檄而安,如果等多鐸再度南下,再想篡奪江淮會困難百倍。正所謂機不成失,時不再來,秦王,躊躇不得呀!”

蒙軻抱拳答道:“回秦王,北線不容悲觀,江南餘敵尚未剿清,特彆是將士們曆經連番大戰,都非常怠倦,此時實在不宜大肆出兵江淮。”

守江必守淮。這一點秦牧是曉得的。如兵部尚書何亮所說。冇有江淮在手,幾近冇有哪個朝代能守住南邊。

燈火透明的大帳裡,何亮侃侃說道:“金陵一下,剩下的博洛、伊爾都齊、杜爾德以及杭州的費揚古已不敷以竄改乾坤。秦王,目前我軍應噹噹即轉入新的計謀階段。”

清軍要南下,必須先肅除這兩座城才行,不然就要謹慎本身的後路了。

秦牧悄悄一展大袖,安靜地說道:“蒙都督彷彿另有話要說,快請道來。”

此事處理以後,接下來另有很多題目,秦牧一一列舉了出來,請大師一齊會商。

而蒙軻挑選的這兩個計謀要點也非常講究,從輿圖上看,一個位於巢湖邊,一個位於洪澤湖邊,能夠說節製了廬州和淮安,就相稱於節製了巢湖與洪澤湖水係。

三國之時,因為江淮一帶為吳魏分享,固然魏國遠強大於吳國,但在未獲得蜀地和荊州前,魏國始終不能在長江中下流獲得對吳國的計謀上風,反而蒙受吳國的多次打擊。

第二件事,是如何對待江南的降清官員,當初洪承疇為了安撫江南民氣,讓錢謙益銓選了三百人到各地去仕進,這三百人多是東林黨人,並且多出自江南世家大族,對這些人是既往不咎,還是趁機連根拔起,兩種做法之間會形成甚麼樣的結果,這需求慎重考慮。

再看博洛與、伊爾都齊、杜爾德以及杭州的費揚古,合計起來另有幾萬雄師,若不儘力剿除,江南難安。萬一讓這幾股人馬合兵一處,恐怕就不是短期內能剿除的了;

秦牧聽了這番話,悄悄欣喜,不管文官們在計謀上有萬語千言,說得天花亂墜,但軍事方麵秦牧更在乎的是蒙軻這些武將的觀點,因為嘴上說得再好,最後去實際履行的畢竟是他們這些武將,如果連蒙軻如許的大將都冇有本身的主意,秦軍另有希冀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