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_第44章 裝備火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在鐵礦中間旁一座修建得極其氣度的宅院內,一名嚴肅的老者正坐在首位,聽著下首站著之人的稟報:“老爺,州城外的衛所駐軍前幾天新到了一批物質,內裡有很多的火器和糧草設備。”

押送物質的車隊在夜幕覆蓋大地時,才緩緩到達澤州城。

現在澤州的情勢嚴峻,物質極度緊缺,特彆是糧草。

周雲安排好押送糧草的民夫和兩個連的兵士後,便叫來劉良佐,讓他代理本身措置州衙事件。

如此循環來去,擋住對方千人衝鋒範圍的敵軍,該當不成題目。

這些物質,就像是黑暗中的曙光,讓民氣安。

因其槍機形似鳥嘴,故而得名鳥嘴銃。

近衛二團本來隻要三個營,自從輔兵調去駐守各關隘後,又抓緊招募了兩個營,現在達到了五個營。

魯密銃他天然曉得,不過他手中剛拿的是鳥銃,並非魯密銃。

周雲站在一旁,親眼看著那一車車的糧食和兵器設備,臉上綻放出光輝的笑容。

周雲與劉良佐一同往回走,周雲對劉良佐說道:“輔仁,從明日起,州衙裡的事件以及安排流民以工代賑之事,就都要你來擔當了。”

徐同道在一旁跟著學習,還親身擔負摹擬敵方將領,兩方停止對抗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不竭調劑和改進不敷之處。

為彌補這些本國火器的缺點,虎蹲炮應運而生。

周雲每天都和兵士們一起協同演練,細心揣摩火器營如何列隊、長槍兵與刀盾兵如何相互保護和跟進、馬隊又該如何共同火器營作戰等。

這魯密銃約重七八斤,也有的重六斤,長度約六七尺,發射構造奇妙地設置在床裡。

戶房、兵房、工房的小吏們敏捷開端盤點數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