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凡人_第二十八章 竹刻青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讓楊雲用羊毫,自是能人所難,家中冇筆,就不需求筆筒,一堆竹筒放在家中也冇甚用處,漸漸也就忘了。

連續吃了三筒涼水心中才舒坦了些,楊雲看動手中的竹筒,心中一動。如果用竹筒來裝酸梅湯和果子露,不就成了當代的瓶裝飲料。如此一來,他的產品便能夠走出楊柳風,麵向更大的市場。楊柳風也將從茶水鋪變成飲料出產商,灌裝後的酸梅湯和果子露能夠運送到各地發賣……然後,然後就坐著數錢吧!

青年自此就迷上了這竹刻藝術,日日在家刻山刻水,刻人刻物,幾年下來倒堆集了一屋子竹刻。老爹擔到集上,胡亂賣上幾文銅子,換些油鹽醬醋返來。青年農閒了,也來城中刻些竹筒換錢,也算學有所用。

這一日,楊雲從得月樓赴宴出來,心中有了一些酒意,也就不想乘肩輿,乾脆走一走,醒醒酒。路過一個小攤,見攤前人頭攢動,心中便想到了曾經的本身,剛開端賣酸梅湯時也是一個小攤撐起全數江山。現在回想,如在夢中。現在見到小攤,心中感到親熱,便湊疇昔看了一看。

就連風家世人也變得客氣起,風義山更是幾次拐彎抹角的向他探聽此事。楊雲自是矢口否定,卻又說不清本身的出身來源,傳言也就越傳越玄。楊雲自是哭笑不得。

楊雲又換上了崇禎手書的牌匾楹柱,文人雅士更是趨之若鶩,隻為瞻仰一下禦筆墨寶。

這幾日是楊柳風自開業以來最風景的時候。崇禎天子一貫以深居簡出而聞名,不但禦駕親臨,還留下墨寶,這告白做的,的確絕了。每日自是主顧盈門,連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想到楊柳風將成為將來的適口可樂或康徒弟,楊雲胸中衝動萬分,何如酒意上湧,先睡一覺再說。

皇上留下墨寶,引來了一多量附庸風雅之人來店中留字留詩。短短幾日,光是“人間佳飲”、“美酒玉露”之類的書法作品就收了近百張。留書之人都但願能將其作品掛起來,與皇上禦筆同列一室,那是多麼光榮。何如店中空間有限,不能一一擺設。

另有一件事值得一說。前人正視禮節,權貴們來拜訪楊雲,天然不能白手,禮品是必須的。這些人自是場麵驚人,各種珠寶玉器、端硯貢墨、奇珍奇玩、千年山參,送起來眼睛都不眨。楊雲開初還悄悄咋舌,收很多了漸漸就麻痹了,任由這些東西堆了滿滿一屋子,懶得去看了。

楊雲本冇有這個意義,聽他如此一說,反倒不美意義起來,隨口說道:“雕個楊柳風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