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安港外海的戰艦遮天蔽日,會安港內海的福船密密麻麻,會安城表裡虎帳連綴、鐵甲如雲,再加上十餘萬仆參軍的山呼海嘯,讓四個月後重返交趾的南居益和袁可立,第一次真正感遭到了氣力儘顯、霸氣外露的定邊軍。
袁可立湊過甚去,低聲對南居益笑道:“王者之風不複矣,該我們裝腔作勢了,讓蠻夷好好瞧清楚了,沈東海不過是海匪,你我纔是朝廷重臣,代表著上國風采!”
聽南居益提及熱烈,袁可立趕緊對熊兆珪問道:“沈東海呢,老夫和南思守親至。這小子為何不出來驅逐?”
“第四艦隊批示使,薑總兵到!”
聽到熊兆珪鋒利的反擊,袁可立苦笑道:“玉階,令尊雖無辜,可寧肯委曲而死,也還是大明忠良。你能夠仇恨不平,卻不成推波助瀾、助紂為虐,汙了熊飛白的名聲。”
南居益見袁可立固執,便隻得苦笑連連,而在袁可立灼灼目光之下,熊兆珪肅容道:“當年家父托東海致書。除了熊家安排,便是兩句遺命。第一句便是大明不亡,熊家不履中原!”
南居益趕緊說道:“禮卿,東海百戰遼東,南洋亦是為皇明運營,一貫功高卓著,素無背叛,豈能夠揣測而憂之?”
沈重歎道:“登萊冇了大人,兩總兵二虎相爭,一離職一抗上,遼南又危在朝夕,孫承宗卻有力救濟,更顯得大人不成或缺,想來天子悔怨,起複期近矣。”
南居益笑道:“莫氏即位,安南聯邦立國,定邊軍宣示南洋,這麼大的場麵,老夫怎肯錯過?若不是沈東海怕嚇跑了台南的紅毛番,調定邊軍主力齊赴會安港,老夫還想在陽明山享用些光陰呢。”
袁可立笑道:“南大人以令嶽相威脅,逼吳家高低至台灣待嫁,爾卻先赴澎湖,後至好趾,一離便是半載不足,老夫可冇少聽吳大人抱怨,傳聞令嶽母和吳家令媛早已氣憤,籌辦歸去便經驗你。但是老夫離台之時,吳家已經不恨你了。”
PS:上傳用飯,早晨加班,本日隻此一章。手機用戶請瀏覽瀏覽,更優良的瀏覽體驗。
跟著三人入內,兩旁漢番頭領一齊跪伏齊呼:“拜見上國大人!”
袁可立瞧不上裝模作樣的沈重,便用心進步音量,對中間的南居益笑道:“東海氣勢不凡,王者之風堪比操莽啊。”
袁可立鄙夷道:“未見南洋成果,老夫毫不歸去。再說你堂堂福建巡撫,澎湖之戰已了,不好好撫民處所,總往交趾跑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