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貞俄然止住腳步,大聲喝道:“來人,傳毛文龍!”
王化貞踱著步子,低頭深思半晌,然後嘴裡喃喃說道:“成則大功立品於朝,敗則禍水東引遼右,高!高啊!”
見王心一和一眾禦史還要逼問,崔忠孝把心一硬,回身對朱由校拱手道:“定邊軍不辭辛苦、不避存亡,萬裡橫渡大海,主動為下國毀滅匪患,行軍途中曾山呼標語,說救朝鮮就是救大明,保朝鮮就是保故裡,下國臣民感同身受,亦願與上國一起力抗建奴之亂。救大明就是救朝鮮,保大明就是保故裡!”
那幕僚笑道:“現在韃子主力皆在廣寧方向,遼南遼右必定空虛。大人何不派一良將,帶領少量人馬東進,趁機光複遼右失地。旦有所得,則為大功。就是最後失利,也不過略有喪失,並且必定激憤韃子,從而將禍水引向定邊軍,暫解韃子對廣寧的威脅。”
等幕僚看完手劄,王化貞苦笑道:“虎墩兔汗食言,四十萬蒙古雄師至今冇有音信。孫得功尚未完整壓服李永芳來降,而可愛的沈東海,吾幾次去信要求兩軍共同規複遼南,他卻置之不睬,的確不將吾放在眼裡。現在建奴主力西調,似有效兵廣寧的能夠,先生來信斥吾大話欺人,張部堂也來信說,若再無行動功勞,恐天子愈發信重熊飛白,吾將難以有為也。”
並且就算有實證,我敢給您交上來嗎。一萬最精銳的火槍兵,不敷一炷香的工夫,被三千海匪殺得屁滾尿流,橫屍二千。更不消說厥後另有五千鐵甲和百門火炮,再厥後另有二百餘艘海軍戰船,再再厥後就是須彌島的上萬定邊軍,另有力壓八旗的百戰名帥沈東海,以及他手裡的西人黨魁首,朝鮮國王的無益合作者,綾陽君李倧。
熊廷弼黯然,手中的信紙隨風飄落,苦笑著喃喃說道:“國度大事,小我榮辱,沈東海說得倒是輕易。”
朱由校聽得口水漣漣、啼笑皆非。內閣學士雙目微垂、神遊天外。六部重臣裝聾作啞、沉默無語。禮部尚書史繼偕神情鮮明、風采全無。而一眾禦史言官,皆是義憤填膺、感同身受地看著跪伏於地、無喜無悲的朝鮮特使,崔忠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