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再不吃,飯就冷了。”誌文說道。
直到第二天下午,誌文娘才一小我進了院門。
“那姥姥姥爺他們呢?”誌文不想談這家人。
“再說,不去看看姥爺姥姥他們,你和娘這心,也安不下來。”
鄭三又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如許吧,我現在這活兒快完了,趕幾天工,做完了我和你娘一起去,就不消乞假了。”
讓囡囡本身複習剛認的字兒,誌文順手就用加工坊烙了兩個餅,煮碗湯,抬出來和囡囡一塊兒吃。
比及中午要用飯的時候,誌文倒是不籌算在院裡生火做飯了。
全部宅院不大,誌文花了大半個時候也就找遍了,冇有發明,不是富朱紫家,普通人不會弄個地下室。
他也曾經有過一天隻喝點糊糊,餓得眼冒金星的經曆,曉得饑餓的人鼻子比狗還靈,生火做飯,弄得飯菜香味飄出去,院門又是鎖著的,不免引得膽小之人鋌而走險。
“看來他們也是出來避禍了。”誌文娘歎口氣。
好輕易找到村裡的一家大戶,管家奉告他倆,他們父母一家將地步賣給他家老爺後,就清算行李出村避禍了,隻要祖屋冇賣。
“你出去就從院外把門給鎖好了,我帶著囡囡在院子裡,哪兒都不去,現在還冇傳聞有闖進人家裡的事兒吧?”誌文說道。
“娘,我感覺你還是去一趟姥爺家,看看環境吧,這越今後,避禍的人越多,還指不定出甚麼事兒呢?”
誌文和囡囡趴在洞口邊看了一下,是個不大的地下空間,藏下四五小我綽綽不足,還細心地修了道門路,估計是前任仆人用來存糧的吧。
鄭三佳耦當天早晨冇有返來,誌文有點擔憂,事情看來不太順利。
這每天氣尚未大亮,鄭三佳耦就起了,倉促吃過早餐,帶上乾糧,把前後院的兩道門都從內裡鎖好了,這才解纜,要趕著城門一開就出城。
“唉,就是看到這些人,賣地賣房的出來避禍,想你姥姥、姥爺了,也不知他們現下環境如何。”
他決定,父母返來之前,家裡就不生火了,都用加工坊做好了,再拿出來吃。
“哦,那就去看看姥姥、姥爺他們唄。”誌文說道。
“要不,爹你告幾天假,陪著娘去?”誌文想了想,建議道。
當晚,鄭三佳耦在祖屋草草歇了,第二天趕回縣城,裡外找了大半天都冇找到,反而趕上了誌文伯祖父一家。
“我和你爹明天城裡城外的找了大半天都冇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