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_第六章 遼東悲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代善淺笑看看嶽托,他扶了扶手上的鐵扳指,悠悠道,“我兒可有良策。”代善對嶽托甚為對勁,本身諸後代中,隻要嶽托勇敢勇毅,可堪依托。雖說前兩年父子間有所嫌隙,不過,兩人都明白,在外人看,他們畢竟是父子,隻可和不成鬥。

“阿瑪,汗王令全奪漢人田畝,財產,人儘為奴,不得具有私產,隻為八旗耕作,有血性的抵擋或豎反旗或為盜賊,冇血性的也大量流亡,長此以往。。。”嶽托憂愁的看看自家阿瑪。

鄒懷恩回身看看內裡,心中更是膩煩,圍著旅順北城直到南城北麵的兩百步大道兩側密密麻麻的到處是窩棚,有之前的避禍者留下的,更多的是新立起的,怕得稀有萬人擠在這裡,都是遼南各地的避禍的人群,有本來軍戶,有大戶人家,有逃奴,現在都肮臟的擠在一起,為了一線的但願,能夠逃到山東,離開苦海。

吳群的內心倒是一片冰冷,他看著燃燒的宗祠,一言不發,回身越上坐騎疾風,穿過燃燒的莊院追上漸漸行走的大隊,他不敢轉頭看看燃燒的故裡,怕淚水當眾流下來,因為二十一歲的吳群已是吳家的家主了。吳家是永樂年間從江西被貶到遼陽的大族,到吳群之祖父這一枝任複州衛批示同知而遷至複州,父為批示僉事,兄為百戶,遼瀋之變時,兄戰死遼陽,父受傷歸,言道事不成為,恐建奴不久就囊括全遼。

旅順城,洪武四年立,北城,永樂初年包磚,週一裡二百步,高一丈二尺,闊兩丈,分南北兩門,南城在北城包磚後十年包磚,週一裡三百步,高一丈二尺,寬兩丈五尺,分南北兩門。自建成始,無戰事。

南城門樓裡,遊擊耿忠裕舒暢的端起茶碗,一口飲勝。方纔管家胡瑜報上,這一月以來,兩萬餘兩銀子已是悄悄入袋。掙命分開死地的大戶們乖乖的獻上銀兩、女人,隻求逃得一命。雖說旅順頓時就要麵對老奴兵鋒,不過,繁華險中求,這不短短光陰,海量銀子入袋。這纔開端,不急。

接著,遼陽族中多量後輩來投,道儘慘痛,房產、鋪麵、莊子被奪,人皆成莊奴,虧族中人多,暴起殺了旗丁,倉促南投,族人皆剩青壯,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相顧沉默。

“阿瑪,家中莊中漢奴叛逃日甚,本年莊中田畝隻種了七成,上秋恐產出未幾。”嶽托合上茶碗說道。嶽寄身量健碩,方臉短鬚,兩眼有神,奪目刁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