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棟正埋頭在邊上劈柴,承諾一聲,還是抱起一塊圓木頭放在柴墩上,拿著斧頭砍。
一向到天擦黑的時候,他們纔出工。玉棟和顏慶江打的穀子都裝在布袋子裡了,一共有三袋滿的,一袋是裝了大半袋子。一個布袋裝一百斤的話,他們這一畝田的穀子大抵四百斤不到點。
“打稻,我會!”顏慶江晃晃手,必然要跟去。
“不可,今後早晨不準出門!”
秋收割稻,是一樁吃力量的事兒。
家裡的板車小,放了稻桶就冇多少處所了,玉秀讓玉淑和玉梁抱著高腳凳坐一邊,顏慶江坐另一邊,玉棟拉著牛在前麵走,玉秀在前麵跟著。
玉秀、玉淑和玉梁三個持續割稻,玉棟和顏慶江兩個輪番打稻。
籌辦割稻這天,一早玉秀和玉棟就套了小牛車,抬著稻桶放到車上,籌算一早就乾,最好一天就能先將兩畝田給割完打好稻,穀子收進家再漸漸曬乾。
“大姐,那我去找鐵蛋玩!”
玉棟和玉梁兩個,現在每天上午洪天錫家練武,下午到書院上課。
對練武這事玉秀不懂,洪天錫這麼說,天然得照做,“那明天我做點餅,你們帶著路上吃。”
一天半的工夫,他們同心合力,終究將稻子收回家裡,玉棟和玉梁冇歇一天,又背上書承擔到鎮裡去上學。玉秀想著錢的事,也去了鎮上。
玉淑就是頭被敲了個口兒,躺了一天就說頭不痛了,必然要下床。玉秀隻好幫她纏好紗布,讓她幫著喂那五隻小雞。
紅嬸本來讓他們不要急,說能夠幫手,玉秀曉得秋收這時候家家都忙,婉拒了。
玉梁一聽有烤紅薯吃,喝彩一聲又湊過來。
“大姐,那我去看書,總行了吧?”玉梁投降狀,一臉懊喪地籌算回房去。
打稻要用上稻桶。
割稻,打稻,曬穀,扇穀,一件件都是連著的事兒。
秋收就是個搶收的事兒,趁著氣候好越早乾完越好。
這內裡,最耗力量的,就是打稻。
實在洪天錫隻說不準玉棟坐車,要走路練腳力,對他冇這話。可他纏著玉棟說好,今後兩小我一起走路,每天那一文錢先省下來。
五小我忙活一上午,太陽降低,開端熱起來了,玉秀讓玉淑和玉梁回家去籌辦午餐。
顏慶江兩隻手的燙傷倒還好,可翻掉指甲的手指,還得養著。不過,腿倒是能挪動了,他就接了玉梁最愛乾的活――喂小黃牛。
玉梁看小黃牛拖車辛苦,心疼了,不斷跟小黃牛說,等乾完活割最好的青草給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