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寧郡主叫喚著:“馨兒姐姐,我們去采蓮藕吧,賤民也好,臣子也罷,救姐姐是子臣隻份。既然本相明白,姐姐也不消再為此事掛記了。”
世人一想,這話倒也不錯。沈孤桐救了公主,皇上和端貴妃娘孃的犒賞他都辭而不領,一副狷介磊落的風采令人獎飾。
聽到此處,流熏心頭俄然一動,不由饒有興趣的深望幾眼沈孤桐,心頭不覺暗自佩服。沈孤桐這番大話編得動人至深,娓娓道來密意並茂,更是麵色不改。處變不驚急中生智應變的工夫可令人讚歎。
含混的幾句推委之詞,蘭馨公主暗自深思了將信將疑。心底裡對那奧秘的恩公就是謝子駿的設法也垂垂淡去,更不想再究查此事。
四下裡一片沉寂,這些日子沈孤桐在朝廷裡風頭正盛,宮裡宮外都在風傳新科探花如何忠勇搶先奮不顧身在亂民踩踏中救下了微服出遊的十公主的義舉,都在傳說這位少年探花郎一準是這位金枝玉葉的十公主的駙馬爺。可現在丫環仆婦們乍一聽本來沈孤桐竟然是個冒名頂替的就公主的義士,驚得瞠目結舌,這欺君之罪但是要滅族的。
沈孤桐望著本身的斷甲,心頭不由一陣猜疑。那指甲並非本日折斷,而是屈辱的常春樓陪客那日,緒長久那老牲口不知廉恥的玩弄他的身子時,一時髦起咬下他的指甲保藏當作信物……
蘭馨公主不依不饒的查問,急得淚水盈盈,頓腳指責,“必然是你嚇跑了他,他,他叫甚麼名字?父皇那裡會不講事理逼他做小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