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
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
亦無憂愁,及罵詈者,
是則為具足,統統諸扶養。
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
如是各種事,昔所未曾有,
入是行處,及靠近處,
忍辱心決定,端方有威德,
畋獵漁捕,為利殛斃,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季世法欲滅時,有成績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窗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令人書,扶養經卷,恭敬尊敬讚歎。”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天下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統統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因而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天下無量無邊。”
以舍利起塔,七寶而寂靜,
著新淨衣,表裡俱淨,
統統諸法,空無統統,
奴婢財物,歡樂賜與。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成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以正憶念,隨義觀法。
阿提目多伽,薰油常燃之,
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願為除眾疑,照實彆離說。
如是諸人等,於此無有疑。
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
入裡乞食,將一比丘,
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示人百歲子,發白而麵皺,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
為度眾生故,便利現涅槃,
無怖畏心,欲說是經,
貪著小乘,三藏學者,
象馬車乘,嚴身之具,
是名智者,所靠近處。
諸有修功德,溫和質直者,
則為已如上,具足諸扶養。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
成無上道已,起而轉法輪,
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
後當入涅槃,如煙儘燈滅。
深著五欲,求現滅度,
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踴出住世尊前,合掌扶養問訊如來。”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並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
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
見身處中,合掌讚佛,
如同虛空,無有堅毅,
燃香油酥燈,周匝常照明。
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
複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