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_第30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嘉祐中,姑蘇崑山縣海上,有一船桅折,風瓢抵岸。船中有三十餘人,衣冠如唐人,係紅鞓角帶,短皂布衫。見人皆慟哭,說話不成曉。試令書字,字亦不成讀。行則相綴如雁行。久之,自出一書示人,乃唐天祐中告授乇羅島首級陪戎副尉製;又有一書,乃是上高麗表,亦稱乇羅島,皆用漢字。蓋東夷之臣屬高麗者。船中有諸穀,唯麻子大如蓮的,蘇人種之,初歲亦如蓮的,次年漸小,數年後隻如中國麻子。時讚善大夫韓正彥知崑山縣事,召其人,犒以酒食,食罷,以手捧而而囅,意若歡感。正彥使報酬其治桅,桅舊植船木上,不成動,工報酬之造轉軸,教其起倒之法,其人又喜,複捧首而輾。

士人以氏族相高,雖從古有之,然何嘗著盛。自魏氏銓總人物,以氏族相高,亦未兼任門地。唯四夷則全以氏族為貴賤,如天竺以刹利、婆羅門二姓為貴種;自餘皆為庶姓,如毗舍、首陀是也;其下又有“貧四姓”,如工、巧、純、陀是也。其他諸國亦如是。國主大臣,各有種姓,苟非貴種,國人莫肯歸之;庶姓雖有勞能,亦自甘居大姓之下,至今如此。自後魏據中原,此俗遂流行於中國,故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凡三世公諸曰“膏粱”,有令仆者曰“華腴”。尚書、領、護而上者為“甲姓”,九卿、方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得入者謂之“四姓”。厥後遷易紛爭,莫能果斷,遂取宿世仕籍,定以博陵崔、範陽盧、隴西李、滎陽鄭為甲族。唐高宗時,又增太原王、清河崔、趙郡李,通謂七姓。然陣勢相傾,相互排詆,各自著書,盈編連簡,殆數十家,至於朝廷為之置官撰定,而流習所徇,扇以成俗,雖國勢不能排奪。大率高低五等,通有百家,皆謂之士族,彆的悉為庶姓,婚宦皆不敢與百家齒。隴四李氏乃皇族,亦自列在第三,其重族望如此。一等以內,又如岡頭盧、澤底李、土門崔、靖恭楊之類,自為鼎族。其俗至唐末方漸衰息。

信州杉溪驛舍中,有婦人題壁數百言,自敘世家本士族,父母以嫁三班奉職鹿生之子,娩娠方三日,鹿生利月俸,逼令上道,遂死於杉溪,將死乃書此壁,具逼迫痛苦之狀,恨父母遠,無地赴訴,言極哀切,很有詞采,讀者無不感慨。既死,槁葬之驛後山下。行人過此,多為之憤激,為詩以吊之者百餘篇。人集之,謂之《鹿奴詩》,其間甚有佳句。鹿生,夏文農戶奴,人惡其貪忍,故斥為“鹿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