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劍飛拿出《尋秦記》的稿子,放在他辦公桌上說:“徐總編能夠先看看這個。”
吳成剛說專欄稿件是千字700元擺佈,但那隻是名家的價碼,比如請亦舒來寫一篇影評,差未幾就是這個數――《明報》最多給千字500元,《東方日報》纔會給千字700元。並且必須是專業性和締造性極強的稿件才行,讓亦舒隨便寫一篇雜談的話,稿費不會超越千字200元。
那年青人叫雲博,本是《東方日報》的淺顯記者,見康劍飛鬼鬼祟祟探聽總編室的位置纔過來問話的。冇想到康劍飛語不驚人死不休,竟然說能進步《東方日報》的銷量,擊敗他們的死仇家《明報》。
起點中文網歡迎泛博書友光臨瀏覽,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起點原創!</a>
《東方日報》看來要比《明報》那邊的人機靈很多,康劍飛剛開口探聽總編室在哪兒,就有個身材肥大的年青人過來問:“這位先生找總編有甚麼事嗎?”
康劍飛放出大話道:“我有體例進步《東方日報》的銷量,擊敗壓在你們頭頂上的《明報》,我想徐總編應當對這件事非常感興趣。”
徐季新固然很看好這本小說,但卻不想今後因為稿費的事情扯皮,說道:“康先生……”
七十年代是香港報紙最繁華的期間,巴掌大的香港半島,竟然同時具有近70家報紙。顛末狠惡的合作和優勝劣汰,香港報紙到1982年隻剩下55家,1997年隻剩下38家。
好傲慢的傢夥!
如此多的報紙,如此狠惡的媒體合作,康劍飛手裡有一部好的小說,又怎會擔憂賣不出去?
徐季新唸了兩遍,點頭道:“不錯,龍傲天這個筆名很棒,好記又有霸氣。”
康劍飛彷彿冇聽到他的話,持續說道:“徐總編,要不我們如許,前七天《尋秦記》的稿費我們按千字50元來算。一週後稿費該多少,我們到時候再說,就以市場反應來做調劑。”
康劍飛點頭道:“不敷。”
康劍飛笑道:“太低了點吧?”
康劍飛點頭道:“算是吧。”
徐季新開門見山地問:“康先生情願將這本小說在《東方日報》上連載嗎?”
看著康劍飛到街邊招手叫出租車的背影,胡俊才就遐想起那座主席揮手的雕像,康劍飛在貳心目中的形象刹時高大威猛起來。
徐季新公然被這等豪言給震(雷)住了,遊移地問道:“恕我眼拙,叨教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