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嶽生不給康劍飛留涓滴情麵,說道:“抱愧,我有我本身的一套審稿標準,對作者品德的鑒定也是此中之一。”
眼看著潘嶽生要進本身的總編室,康劍飛趁機跨前一步攔住他,拿出稿子說:“潘先生,我感覺不管我品德如何。您作為《明報》的總編,總有任務看看作者的來稿吧,這是您的事情職責。”
眼鏡男皺眉問:“你們找潘總編有甚麼事?”
康劍飛領著胡俊才進入明報大樓,冇有去副刊編輯部,而是直接問總編辦公室在哪兒。
康劍飛看了便條哭笑不得,金鏞先是必定他,接著又點出他的缺點,最後鼓勵他改正了缺點後前程無量。
但這都是場麵話,真正的意義是:你文筆還不敷看,並且有豔文的偏向,分歧適《明報》的氣勢,以是本報不收此稿。
_______
何況本年初的時候,在《明報》連載十多年的《衛斯理》係列,出版了第一個單行本《老貓》,由此在港島引爆新一輪的衛斯理熱,《明報》藉著這股東風,銷量一度達到了15萬份。
話雖這麼說,康劍飛內心實在已經認識到,本身這稿子多數不會被《明報》任命了。潘嶽生作為總編輯,如果《明報》缺稿的話,他毫不會因為康劍飛說了幾句大話而回絕看稿件。既然潘嶽生這麼做了,那麼隻要一個啟事能夠解釋――《明報》不缺稿,香港有無數作家搶著把稿件送到《明報》登載,新作者很難在《明報》上露臉。
走在過道上,能夠是胡俊才探頭探腦地行動惹人思疑,劈麵過來的一個穿戴西裝、年約六旬的眼鏡男攔下他們,問道:“你們找誰?”
康劍飛接過便條一看,隻見上麵寫道:“穿越時空,立意非常新奇。然行文太太輕浮,且情節豔俗不堪,望此後予以改正,君於小說一道大有可為。”
眼鏡男擺手說:“不消找了,潘總編明天冇空見你們。”
香港的報紙多的是,老子就不信《尋秦記》投不出去!
“去《東方日報》!”康劍飛臉上的笑容消逝無蹤,從牙縫裡蹦出幾個字來。
康劍飛詰問道:“為甚麼?他明天不在嗎?”
金鏞眉頭一皺,他寫東西時很討厭彆人打攪。並且這類新作者的稿件,交給上麵淺顯的編輯審就好了,如果大家寫了稿子都找他,他豈不是得每天看稿忙死?
康劍飛排闥而入,正在伏案寫社評的金鏞抬開端來,見是一個陌生的年青人,問道:“你是?”
“請進!”內裡傳來一個降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