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笑,說道:“這是挾了不賞之功,很犯人臣之忌的。是不是啦?”
“寶親王代天子設筵,驅逐榮公爺班師榮歸!諸臣工謝恩——免膜拜禮!”
“吾皇萬歲千萬歲!”
不幸的是,林黛玉此時的狀況正巧合適“五不娶”的最後一條。林如海五代列侯出身,書香家世之家,當然曉得這內裡的講究。喪婦宗子不取,是因為內宅無大婦,長女貧乏嫡母管束,很輕易貧乏教養。可如果讓林如海在賈敏骸骨未寒的時候就考慮續絃的事情,又實在強他所難。但是,不快點續絃的話,今後他女兒出嫁的時候,這就是個題目,或者說是個汙點,說不得就得背上一個“貧乏教養”的標簽。
不管如何,隻是個“對付”二字,禮成績算完事。一行人雍雍穆穆官話連篇,酒過三巡,弘曆便說:“還要到養心殿,有事要辦。本日還冇給皇阿瑪存候。”
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了肩輿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她昔平常聽得母親說,他外祖母家三代國公,與彆家分歧,登陸一見,公然如此。榮國公速來以軍法治家,連日來所見的些主子保護,行動去處俱都有板有眼,一派剽悍之氣,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亦是不凡。何況今至其家.是以步步留意,不時在乎,不肯等閒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嘲笑了他去。
弘曆便將方纔之事約略轉述給雍正,麵露苦色總結道,“榮國公放肆非常,隻怕又是一個年羹堯……”
“還是皇阿瑪看得是。”弘曆勸說無效,麵不改色的說道,“他已經是一等公,又不能封貝勒貝子,已經無爵可封了。可否一等公承嗣順延至下五代?”
卻說賈赦坐在轎中,一起行往都城。很快便見著弘曆一行,未及近前,已有六十四名暢音閣供奉引喉吟唱。鼓樂聲中,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賈赦安然坐在轎中行過,看都不看一眼。弘曆為首的王公大臣上馬向他問候,他也隻是點點頭罷了——驕橫之氣,可見一斑。
“皇阿瑪,兒臣覺得不當。榮國公殊寵過分,怕是……”弘曆看似不動聲色,實在內心不是滋味,賈赦本就權益太重,再封郡王的話,極其不當——權勢怕是壓他這個寶親王三頭都不止了!
步隊停了半晌,待賈赦步隊疇昔以後,方纔緩緩起行。等進了榮國府,又是一番氣度氣象。不過黛玉已經得空細看,很快便與老太太見了麵,兩下捧首痛哭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