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棟梁_第五十一章 所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一邊想,一邊走,跟著三五成群的學子走向國子學,因為穿著得體,看上去和其他學子無異,以是並未引發門吏重視。

《春秋》經白話簡義深,兩萬餘字卻記錄了將近三百年汗青,若無註釋,則難以瞭解,而解釋“經”的著作,名為“傳”。

李笠想見地一下測驗盛況,哪怕隻是在考場外旁觀,能夠和其他學子聊談天,也是長見地的機遇。

“有何口味?我要桃仁餡的。”李笠看著上層蒸籠裡僅剩的一個裹蒸,隻覺食慾大開。

李笠借過書,展開看了看,發明字體清秀,看起來很紮眼,不由得看了看那年青人。

即便如此,建康朱雀航中間書市還是熱烈,各家書肆出售各種冊本、畫作、日曆以及各種紙成品。

但是,三傳一樣有些晦澀難懂,還得需求傳之註釋,才氣讀懂三傳,進而讀懂《春秋》。

也就是說,國子門生在國子學內隻需求學習不到一年時候,就能插手策試。

淩晨,國子學門前,不竭有牛車在門前停下,隨行僮仆把小梯搭好,車內走下穿著儒雅的青少年,翩翩然走進大門。

但是他的閒暇時候有限,考慮到關公《春秋》不離手,夜下挑燈看書逼格滿滿,因而李笠決定讀《春秋》。

李笠正感慨間,有一人揹著布囊倉促而來,彷彿是這家書肆的抄手,帶著抄好的冊本來托付。

李笠瞥了一眼這伴計,看出對方有些皮笑肉不笑,便說:“《春秋》有麼?”

各家車伕停好牛車後,要和僮仆一起等待自家郎君出來,因為出來得早,以是他們大多冇來得及吃朝食。

《春秋》即《春秋經》,經,指的是儒家文籍,《春秋》由孔子編修而成,以魯國史料為基準,記錄春秋期間二百餘年的汗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